原标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加力帮扶昭通镇雄县脱贫
■镇雄县亨地村易地搬迁点——弯弯田新村资料图蓝业佐摄
全国扶贫看云南,云南扶贫看昭通。自东莞对口帮扶云南昭通6县(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已有5个县(区)实现脱贫摘帽,镇雄县及下辖的96个贫困村被列为国家挂牌督战对象,是今年要攻克的最艰难的贫困堡垒。
近日,记者从市经协办获悉,我市已经出台了《东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加力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加力行动方案》),深入实施“七大加力行动”,助力昭通打赢脱贫攻坚战,其中针对镇雄县及其96个贫困村,将加大各方支持力度,深化拓展帮扶措施,攻克最后堡垒。
企业社区齐出力双覆盖进行结对帮扶
《加力行动方案》提出,聚焦挂牌督战,我市大幅增加对镇雄县的资金投入,统筹整合财政和社会帮扶资金,用于产业项目、扶贫车间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服务岗位、稳岗补贴和就业创业培训项目,“村出列”和“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项目以及贫困村贫困学生到东莞中职院校读书等。
根据动员社会力量助力挂牌督战的要求,我市创新采取“包干制”,按照“1+1”模式落实双覆盖,组织市直各部门、各镇街遴选出实力较强、有扶贫情怀的96个企业和社会组织,协同我市96个经济实力较强的社区或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帮扶镇雄县96个挂牌督战村。
目前,结对工作已全部完成,实现对挂牌督战村结对全覆盖、双覆盖。在此基础上,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支援每一个结对贫困村的资金或物资不少于10万元,帮扶对接不少于1次,鼓励结对企业通过资金帮助、人才援助、劳务互助、产业协助、消费扶助、特困救助等多种方式进行精准帮扶。
多渠道开展劳务协作稳定就业
帮扶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是脱贫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我市摸清96个贫困村中所有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行动。截至4月底,帮助昭通185403人转移就业,其中镇雄县输出劳动力41791人,卡户7896人,96个贫困村输出贫困劳动力2659人。实现“零就业”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扶贫搬迁家庭、边缘户、有富余劳动力但收入不达标贫困户家庭“四个清零”,努力达到具备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全员转移就业。
同时,全面摸查劳动力就业信息和企业用工需求,组织我市192个社区、企业与镇雄县96个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全面开展“点对点”招聘和输送,用好用足政策。截至4月底,帮助镇雄贫困劳动力4296人实现“从家门直接到厂门”就业。
此外,我市还加大就近就地就业帮扶力度。新建6个扶贫车间,引导支持一批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到镇雄设立扶贫车间,进行代工生产,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外出就业但收入达不到脱贫标准的贫困劳动力,通过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和公益岗位托底等方式帮助解决,截至4月底,96个贫困村已有8302人就业。
支持产业发展前4个月引进项目18个
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是促进增收脱贫的主要手段。为帮扶镇雄实现摘帽,我市加大特色产业的帮扶力度。
《加力行动方案》提出,要综合考虑贫困村资源条件和贫困户需求,通过产业园区建设、配套产业引进等方式,指导引入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市帮助昭通共引进项目18个,协议投资金额7.1亿元,还有33个产业项目正在洽谈中。同时,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支持镇雄县及其96个贫困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竹笋、蔬菜水果、马铃薯、中药材及养牛、养猪、水产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
我市还扎实开展消费扶贫,建立“消费扶贫昭通优质农副产品产品库”,推动特色农产品销到东莞,辐射大湾区。今年1至4月份,先后引导和鼓励我市各部门、各镇街、供销社、国有企业、大专院校通过定向购买、工会福利等方式购买昭通市扶贫产品4000万元。
首席记者林朝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