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期间社会活动减少,京津冀还出现重污染天气?生态环境部部长说了原因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张骏朱珉迕吴頔王闲乐茅冠隽杜晨薇谢飞君曹飞顾杰
第二场“部长通道”上,记者提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今年春节期间,人们的社会活动大幅减少,为什么还是出现重污染天气,究竟是什么原因?
黄润秋表示,重污染天气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并且对大家的生活健康有大影响,因此受到普遍关注。总的来说,十三五以来,随着防治的深入,重污染天气在我国重点地区发生频率在不断降低。例如京津冀的28个城市,2015年AQI>200的重度污染天气有36天,2019年则降到20天,减少45%;AQI>300的严重污染天气有10天,到2019年平均只有2天,降低了80%。北京的改善程度更高,2015年,重度污染天气43天;去年只有4天,降低了90%。当然这不完全稳定。此外,北京去年没有严重污染天气。
黄润秋认为,从变化来看,治理途径是正确的,也取得了合理的治理效果。不过大家也应该看到,许多地区排放仍然偏重,这样的话改善就会比较脆弱,因为难免遇到不良天气条件影响。特别极端不利气候会影响大气质量,这样的话重污染还会回来。
今年1月底到2月中旬,京津冀地区连续出现两次重污染天气,就是典型案例。老百姓就有疑问,为什么那段时间社会活动水平降低了,还会有污染呢?实际上也很简单,因为大气环境质量取决于排放和容量两个因素,当排放大于容量,重污染天气就出现了。春节期间,排放率相应降低,比如餐饮、交通出行、建筑工地排放等,但冬季取暖、重化工行业的排放没有停止。我们也做了科学的测算,2月疫情防控期间,排放量和正常水平相比降低30%。
但环境容量不容乐观。那几天,京津冀遇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冬季高温、高湿、微风,造成强烈的大气逆温现象,就像个锅盖把地面扣起来一样,边界层高度下降了50%,就意味着环境容量降低了50%,所以污染就出现了。就好比我们的房间坐100人合适,现在面积减少50%,人只减少30个,那密度就提高了。
当然,这也印证了我们生态环境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长期来看,还是要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短期看,要推动一系列重大污染减排工程,包括钢铁行业的排放改造、冬季清洁取暖替代、采煤燃烧降低等。此外还要采取联防联控措施,做好应急响应。接下来多方面一起努力,我们的蓝天白云会越来越多。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吴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