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朱永新:“精打细算”也是委员“基本功”

原标题:朱永新:“精打细算”也是委员“基本功”

朱永新:“精打细算”也是委员“基本功”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数字,有时是枯燥的,有时又是生动的。

数字,有时能帮助我们总结过去,有时又能够把我们带向未来。

在5月23日的小组讨论会上,我们再一次与不同的数字相遇。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的数字组成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国内生产总值99.1万亿元,增长6.1%;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5.3%以下;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企业数量日均净增1万户以上;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高职扩招100万人等等。

在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也有许多数字:表彰人民政协70年100件有影响力提案,政协领导与党外委员谈心交流316次,提出防控疫情建议1300多条,举办各类学习79场次,培训1.5万人次。收到提案5488件,立案办理4089件。

在这里,哪一个数字不是浸透了汗水?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反而让大家对未来的具体数字,有了更多的遐想和期待: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财政赤字率3.6以上,中央非急需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

在这里,哪一个数字不是孕育着希望?

政府的预算报告,大家最关心的是钱用到哪儿去: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461亿元,连续第5年继续增加200亿元;中央财政安排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696亿元,增长8.3%;学前教育发展资金188亿元,增长11.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603亿元,增长7.9%。雪中送炭补短板,是政府花钱的原则。

在这里,哪一个数字不是牵动着民生?

这些账目,这两天一直在委员的心里盘算着。5月23日民进组讨论的时候,有人就问:去年职业院校扩招100万,全国各地用了吃奶的力气才勉强完成,今年再扩大招生200万,人从哪里来?能不能与企业合作,把招生与招工结合起来,既免费读书又就业有收入,岂不是一举双得?

也有人问:今年全国财政赤字拟安排3.76万亿元,较去年增加1万亿元,财政赤字率突破3%的“国际警戒线”,达到3.6%以上,会不会存在风险?

财政部门解释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平均财政赤字率由2019年的3.7%上升至2020年的9.9%,发达经济体的财政赤字率由3%增加到10.7%。所以,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在世界经济体中是属于比较低的,提高一些赤字率也是安全可行的。

委员们细细算账,帮总理把关,帮政府谋策,目的就是一个:让明天共同的家底更殷实,日子更美好,生活更幸福。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编辑孟然校对何燕

相关阅读:
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比例超35% 老龄化程度再加深 兜牢民生底线 创造人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