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媒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脱贫攻坚展中国决心向世界释放积极信号
工人在河北阜平县平阳村手工业扶贫车间工作(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海外网5月23日|全球@中国两会]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有关脱贫攻坚的内容引发外媒强烈关注。外媒注意到,今年的报告中,“脱贫攻坚”被提及8次,而与脱贫相关的词出现多达32次。外媒普遍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要竭力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向世界释放积极信号。
同时,“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表述,被新加坡《海峡时报》、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外媒进行了重点报道。
莫斯科卡耐基中心“亚太地区的俄罗斯”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加布耶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认为,“中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完全根除贫困就是一项标准。从各方面看,中国今年的贫困问题将被彻底解决。这既是小康社会的主要标准,也是今年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任务。”
俄罗斯秋明国立大学近代史和世界政治研究员弗拉基米尔∙涅日丹诺夫则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表示,中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向世界发出了经济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条件下的积极信号。涅日丹诺夫称,“报告谈到了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这对世界是有利的,说明中国未来消费将增长,对中国的能源、商品和服务供应也会增长。”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刊文认为,受疫情影响,中国今年更强调的是脱贫目标和经济的稳定。美联社则表示,虽然目前中国仍在同疫情进行抗争,但脱贫攻坚的任务被摆在了突出位置。新加坡《海峡时报》在一篇题为“尽管面临疫情和经济困境,脱贫仍是中国目标”的文章中称,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但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仍决心在今年年底消除农村贫困。
“关注实体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决定了中国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的话称,中国走的是更加基础性的变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