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检察公号推送的法律知识成了企业家的“必读材料”

原标题:检察公号推送的法律知识成了企业家的“必读材料”

检察公号推送的法律知识成了企业家的“必读材料”

两名全国人大代表谈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法律问题

正义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白鸥)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作了专门阐述。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今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迫切要求。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企业逐渐复工,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检察机关又该如何服务和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记者采访了两名企业界人大代表,听听他们的意见建议。

检察公号推送的法律知识成了企业家的“必读材料”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资料图)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认为,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微企业的劳资问题。疫情防控期间,一些中小微企业因为承受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对员工的薪酬、福利等有所降低,又未能及时与劳动者达成一致意见,造成劳资关系紧张。另一方面是产业链供应不及时造成的买卖合同纠纷问题。

潘保春代表提出的问题也是检察机关一直关注的。针对不少企业面临疫情带来的劳资纠纷等法律问题,各地检察机关想方设法为企业送上法治礼包。

四川省渠县检察院联合当地工商联、市场监管、质检等部门开展复工复产评估专项行动,深入辖区民企实地评估疫情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帮助企业准确把握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的法律后果,避免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上海市检察院梳理企业复工复产后可能面临的83个法律问题,通过检察新媒体矩阵对外推送。浙江省丽水市检察院梳理出企业复工复产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点,提出合规建议,使更多企业受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两头抓’,头绪多,压力大。”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应流机电集团董事长杜应流向记者说起自己的烦恼。

检察公号推送的法律知识成了企业家的“必读材料”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应流机电集团董事长杜应流(资料图)

今年2月25日,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了《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意见》(下称《意见》)。按照这个《意见》要求,安徽省检察院结合实际,出台了10条指导意见,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治保障。

“这10条意见真是鼓舞人心。”杜应流代表告诉记者,“安徽检察”公众号发布的相关典型案例和向企业推送的法律知识,是该集团疫情防控领导组的“必读材料”。“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检察官深入一线,来到集团自管住宅区和工厂管控区,参与排查安全隐患,帮助我们防范法律风险,真正助我们‘轻装上阵’。”

“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企有序复工复产,检察机关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潘保春代表说,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不会用法的现象,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力度,加强与民企联系对接,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法律服务。

相关阅读:
环球时报:未来美国围绕香港只能有两个选择,中国不会给它第三个角色! 集体会见记者,林郑再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