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外国人为何对她设在路边的工作室感兴趣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外国人为何对她设在路边的工作室感兴趣

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外国人为何对她设在路边的工作室感兴趣

一到驻地宾馆,朱国萍代表没怎么休息,就拿出电脑,伏案打磨准备提交的几份建议。

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朱国萍是两会“红人”,找她做履职经验交流的活动不少。“小巷总理”的发言朴实、有力,当她走下讲坛后,大家给她发微信,“你的发言最受欢迎”。

有着30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朱国萍一点也不惊讶:“因为我讲得都是接地气的事嘛。”

不说恭维话、牢骚话,只讲老百姓的真心话——这是朱国萍一直以来恪守的履职准则。她是基层党支部书记,管的是鸡毛蒜皮的“家事”;她又是全国人大代表,讨论的是大政方针的“国事”。不过,她把“家事”和“国事”衔接得很好。用她的话来说,要做好上达“天线”下接“地气”的枢纽。

去年11月,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走“红”。当初,全国人大在上海选点时,就有朱国萍的倾心力荐。而朱国萍所在的“萍聚”工作室是这个基层联系点的联络站之一。

有一次,美国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助手代表团到萍聚工作室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站参观,亲身感受到中国民主立法的浓厚氛围。一位金发碧眼的代表特地跑过来跟朱国萍说,没想到你们代表的联络办公室不藏在深宅大院,也不设在办公楼里,就这样敞开式地设在马路边,连个门卫室都没有,行人来来往往,都可以随意进出。

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外国人为何对她设在路边的工作室感兴趣

朱国萍在准备建议。张驰摄

朱国萍这样答复她:“没错,这就是我们的民主,这就是我们人民代表与老百姓之间的‘零距离’,大家走过路过,就知道法律在身边,代表在身边。”

别小看这个设在马路边的小小工作室,小巷总理朱国萍在这里架起了一座社区居民与最高权力机构的一座“桥梁”。“平日里我敞开大门倾听接收老百姓的声音,遇到有法律条文征询意见时,就召集周边的居民和相关企业单位、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士讨论法条,大家在这里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我再把这些建议梳理汇总,带到征询会上。”朱国萍说,居民在家门口反映的建议直通全国人大,他们对于《民法总则(草案)》《反家暴法(草案)》的修改意见被采纳。

她的履职不仅仅在身边的社区,除了跟随各级人大考察调研,朱国萍会利用一切机会,走乡村、走单位、走企业……与各行各业的人交谈,记录和回应他们的关切,并就其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展开深入调研,这些年来,她先后提出了数十件议案和建议,内容涉及规范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每一件都来源于民心和民意,并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让她高兴的是,绝大部分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和采纳。

翻开这一年的履职记录,朱国萍的安排满满。她和其他代表一起赴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调研,听取吉林高院专职审判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了解司法保障现状;她和其他代表赴长江口至杭州湾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进行专题调研。

这次两会,她要提交一份关于信息安全的建议。疫情期间,健康码、无人机、大数据等成为守护人民健康安全、护航企业复工复产、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的有力技术手段,但在保护隐私方面仍有隐忧。比如健康码方便了出行认证,但有的地方不仅要出示认证码,还会提出刷信息的要求。“我们被刷的信息是否都有安全保证呢?他们是否都有权利随意刷公民的信息?”朱国萍认为,在数字化防疫的同时,需要切实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她还要提垃圾分类方面的相关建议。“垃圾分类最早也是我们代表提议的,今年是上海实施垃圾分类一周年,有哪些好经验可以推广,相关部门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到位,值得好好梳理总结。”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张驰摄

相关阅读:
视频 全球复旦人看过来!2020校友云返校,敬请期待! “麻烦”缠身的ST银河卖地将获利至少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