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加固”传染病监测网,学校、机场等纳入布局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当陌生疾病来袭,如何才能有效监测和迅速上报?今天(5月20日)发布的《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多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其中,不光哨点医院要发挥作用,口岸、机场、学校等场所,都要建设完善监测哨点。
传染病监测哨点“扩容”
今天,《意见》在北京市政府官网正式发布,定下了北京2022年、2025年、2035年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
记者发现,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改革,是《意见》首要提及的方面。其中,既包括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的健全,也包括基层公共卫生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等5个方面。
北京提出,构建多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一方面,在口岸、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车站、学校等场所建设完善监测哨点,另一方面,构建以哨点医院为单位的多病种综合监测网络和症状监测网络。
此外,在本次新冠疫情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基层卫生力量也被提及。北京将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门诊,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预警报告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设隔离观察病房
基层卫生机构一直面临人才短缺、薪酬较低的问题。《意见》提出实行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的运行保障模式,完善“增、奖、补”机制,建立医务人员薪酬动态增长机制。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培养储备一专多能的社区公共卫生队伍。强化家庭医生团队网格化防控责任,对家庭医生进行绩效考核。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与标准化建设。其中包括,将预检分诊、筛查哨点、计划免疫(应急接种)、隔离观察病房、心理健康纳入标准化建设范畴。
新京报记者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