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年东莞市“两会”建议提案实现了办复率、满意率100%
昨日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2019年市“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共移交市政府办理的建议提案497件当中,代表建议177件,政协提案320件。这些建议提案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财经工业方面125件,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110件,教科文卫体方面101件,社会建设方面56件,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39件,农村农业方面33件,司法民政方面25件,其他方面8件。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把办理好、落实好建议提案作为依法行政的具体措施,全部建议提案在去年10月前办理答复完毕,实现了办复率、满意率100%,较好地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重点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方面,2019年,市人大和市政协共确定了17件(系列)重点建议提案交由市政府办理,所提建议提案涵盖科技创新、医疗卫生、文化建设、就业创业、停车及交通管理等方面,与市政府中心工作高度吻合。
关键词1:科技创新
以超常规力度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结合刘川等委员提出的加强中子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协同合作,共同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一是高位推动发展。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并成立基层设施互联互通等5个专项小组,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工作,构建形成了我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二是政策引领发展。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出台实施了《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做好顶层设计,目前正在起草《关于加快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旨在以超常规的力度加快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三是中心加速发展。以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全力推动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谋划建设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和南方先进光源,持续谋划集中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加快打造好科学城的“科学内核”。
关键词2:停车管理
有望到2022年底全市新增停车位不少于18万个
停车难已经成为广大市民最关注的一项民生大事,2019年代表委员们围绕停车专题提出了20多件建议提案,市府办牵头市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将所提建议科学吸纳运用到停车发展及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措施中。
出台一批政策。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东莞市中心城区停车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停车供给体系,指导我市停车规划、建设和管理。
建立一批试点。以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及大朗医院为试点推进公共立体停车库的规划建设,同步配套充电设施,实现低碳环保、节约土地、土地增量,改善动静态交通环境,探索停车设施建设新路径,有效增加停车供给。有望到2022年底,全市新增停车位不少于18万个,其中新增配建停车位不少于9万个,路外公共停车位不少于9万个(中心城区不少于1.5万个)。
整合一批资源。通过推进我市公交资源整合、创建品质公交示范线路、设置微公交接驳线路及新增调整公交线路,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减少私家车使用强度。同时为综合利用我市道路桥梁桥下空间资源,推进桥下空间的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优化拓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整合了一批桥下空间停车资源,出台了《东莞市道路桥梁桥下空间利用和管理办法》。
探索一批平台。以东莞大道-鸿福片区作为智慧停车云平台示范点,提升片区停车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构建市智慧停车诱导体系,推动新建停车设施智慧化标准化改造和数据联网率达到100%。
关键词3:民生福祉
大力改善公共核心区域的交通出行
苏中庆等代表委员提出了推进公办医养结合试点项目建设、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村(社区)文化建设扶持力度、推进港澳青年在莞就业创业等多项建议提案,市政府及各部门认真研究办理。
在医养结合方面,成立了东莞市医养结合护理服务联盟,形成“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护理服务网络,建设东莞老年疾病护理、居家护理、慢病管理等相关护理健康服务平台,实现优质资源辐射与共享。
在医院建设方面,推动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创建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5个临床诊治中心、3个研究院所、1个中心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专科,推进市国医馆、骨伤科大楼项目建设,努力增创国家中医重点专科2个。规划建设松山湖片区的市第三人民医院、滨海湾片区的市第五人民医院、水乡新城片区的麻涌医院、东部产业园片区的常平医院、东南临深片区的塘厦医院等5家综合实力强、科研水平高、教学特色明显的区域中心医院。
在推进港澳青年创业方面,通过制定及完善优惠扶持政策,规划建设常平香港城、滨海湾新区青创城项目,对各类“双创”平台加以引导,整合资源,实现“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精准化服务”,全面推进全市台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平台提质增效。
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2019年在完成全市561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选取100个村(社区)作为基层文化示范点,发掘各文化示范村(社区)在开展综合性文化服务的典型做法和成功案例。
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结合代表委员提出的改善东莞汽车总站正门前交通拥堵状况、中心城区跨江通道工程建设及穗莞深城轨厦边站、金沙站交通及停车设施配置等建议,大力改善公共核心区域的交通出行。一是通过强化东莞汽车总站正门前万道路的交通监管、规划建设电子警察设施、优化设置社会车辆临时停靠区、完善交通指引标识等手段,改善交通拥堵问题。二是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形成了中心城区鸿福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相关部门正在开展项目可研等前期工作。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对完善市区路网结构、缓解交通拥堵、促进东江两岸协调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三是通过升级改造长安振安路工程、规划建设穗莞深城轨厦边站与金沙站停车场,打通出行连接“最后一公里”。
首席记者李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