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脏乱差”村庄蝶变记——浙江部分地区乡村振兴观察
新华社杭州5月19日电题:“脏乱差”村庄蝶变记——浙江部分地区乡村振兴观察
新华社记者岳德亮
初夏时节,浙江省衢州江山市石门镇长山源村的几处荷花塘,绿意盎然。一架无人机低空徘徊,划着轻盈的曲线,不时往来荷塘间。“在进行消杀作业,免得虫害破坏了荷花美景!”村民张中海笑着说。
“以前脏乱差,如今美如画。”长山源村党委书记柴树林眼中的村庄变迁,正在浙江大地不断延展开来。一些曾经的“脏乱差”村庄在“头雁”引领下,因地制宜,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当地村民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
2018年12月,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广明村、下方村合并成立广方村。说起五年前的村容村貌,原广明村党支部书记于文风直皱眉头,“广明村违章建筑曾经是浦江全县最多的,我们村的村民,有70%从事废品收购,那时候垃圾特别多。废品存放需要仓库,所以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也比较多。”
违章建筑、露天粪坑,带来环境脏乱差,村庄发展慢,村民意见大。绍兴市新昌县东茗乡后岱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国洋说,前些年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垃圾堆和露天粪坑,苍蝇蚊子满天飞。村民信访比较多,“2017年综合排名,后岱山村是全乡15个村中的第15名,而且已经多年稳居第15名。”
调研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脏乱差”村庄转变的背后,都遵循一个规律:党建引领,多元激活乡村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旅项目、盘活物业经济等模式,促进集体增效、农民增收,与环境实现良性互动。
2017年从企业经营者“转型”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国洋感触更深,“我是在骂声中上任的,当初家人都反对。三年时间过来,可以说我收获的是掌声。”
漫步村中,石墙黛瓦间,绿植、花坛随处可见。王国洋边走边介绍着今夕变迁,“那花坛下面,原来可是四五家的露天粪坑。”实现环境优美的后岱山村采取村企合作方式,统一回收闲置农房,面向全国招募新乡贤出租经营这些房屋,形成“村民有租金、集体有分红、创业有平台”共赢格局。目前已有14位新乡贤签约入驻,一次性为村集体增收37.8万元。
“以前是养猪大村,污染严重,环境一塌糊涂。”依然保持着军人作风的衢州江山市峡口镇枫石村党总支书记陆承江,带领村两委班子,硬是“啃下了硬骨头”,促进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充分就业村,“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70万元,村民储蓄存款增加明显。”
攻坚拆除违章建筑后,建起了综合市场大楼、设立乡村振兴夜市……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广方村党支部书记方志奎告诉记者,截至去年,该村集体收入超过100万元。
民宿集聚地衢州江山市保安乡化龙溪村通过村企合作,对民宿提档升级,打造农特产品特供基地和生态休闲疗养基地,带动本地群众持续增收。数据显示:去年该村经营性收入为13.8万元,是2017年经营性收入的12倍。
村民“口袋”富了,“脑袋”也富了。
广方村的乡村振兴夜市,成百上千个摊位在村中主要道路上一字排开。“每天下午4点半开始,持续到次日2点左右。有卖烧烤的,有卖衣服的,结束的时候摊主们都会自觉把卫生打扫好。”附近的村民说。
蜕变的背后,没有惊天动地的举措,起作用的都是一些接地气的“土办法”。
记者注意到,在广方村村口,一排公告栏上标示出全体村民户的“好家风指数”。方志奎介绍:“我们每季度评选公布,现在外村女孩子找本村的男朋友,都会来这里看看指数怎么样。”
“我们的村规民约都是由村民代表逐条表决。现在村民建房,都会主动‘后退一步’,村庄的道路才可以越走越宽。”陆承江说。
后岱山村设置了“黄金屋”,方便村民阅览图书,红光满面的81岁老党员王生波不仅负责管理值班,还要养护房前屋后的绿植鲜花。“对老同志、老党员来说,最好的补品,是存在感、成就感。”王国洋说。
多位村党组织负责人表示,环境变美了,农户收入多了,民风变好了,如何让村庄的“家底”更厚实,乡村振兴走到了新的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