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低成本应对“低油价”

原标题:低成本应对“低油价”

今年3月份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给我国能源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坚持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科技创新和精益管理双轮驱动,实施低成本策略,努力降低疫情和低油价对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近日,中国海油在保证国内投资项目比同期增加的前提下,根据国际油价变动情况,通过降本增效等措施对年度投资作出调整,提出总成本降低不少于10%,通过推进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现降本50亿元,亏损企业治理要实现减亏50亿元新目标。

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表示,要做好长期应对低油价的充分准备,利用低油价形成的倒逼机制,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此,中国海油将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协同效应,着眼内部挖潜,加大成本管控。

今年以来,我国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采取各项降本措施和技术深入挖潜,确保在产油气田稳产增产:秦皇岛32-6油田通过技术管理和优化等低成本措施,实现日增油220立方米;曹妃甸11-6油田综合调整项目强化技术降本,提速提效缩短工期,油田群产油量已超7600立方米/日。

中国海油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推动复工复产,保障国内油气资源稳定供应。数据显示,中国海油一季度生产原油、天然气分别同比增长6.8%和8.1%。

2019年初,中海油制定的强化国内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探明储量翻一番,国内原油年产量比2018年增长约1100万吨。过去一年,中国海油国内海上三维地震和探井工作量双双创历史新高,勘探成功率、油气田发现数量和探明储量均处于历史高位,国内原油增产量占全国增量的55%。

当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仍有较大潜力,近海石油尤其是天然气勘探仍处于初期阶段。大力提升国内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一季度,中国海油在渤海获得垦利6-1大型发现,这是继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之后,中国海油在渤海获得的又一重要油气发现,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东部油田产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海东部油田40个在生产油气田满额释放产能,持续推进流花16-2油田群、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项目等新产能建设。南海西部油田12个钻井作业点重点建设项目连续施工,在建项目复工率达到100%。

在全力降本增效基础上,中国海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前,中国海油在油气领域已设立实施5个科技重大专项,瞄准重点领域、关键问题,推进渤海油田、南海东部油田和南海西部油田等增储上产,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技术攻关,提升产品技术能力和作业规模,提升作业时效,降低勘探开发成本。

据了解,南海西部油田在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气田钻井作业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作业顺序,探索双井架高效作业模式,创新提出两个井架分别同时下入防喷器组和水下采气树的作业模式,大幅提升了现场作业时效。

汪东进表示,尽管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全球能源行业清洁化、低碳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没有变。

据介绍,中国海油以海上油气开发、生产业务流程为主线,在自动化数据采集控制、海上通讯提升基础上,建成全面感知能源物联网,实现油藏管理、采油工艺、地面工程、生产运营业务的整合和持续优化。

下一步,中国海油将加大智能化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和技术研发,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深海资源开发智能化和安全环保。

相关阅读:
刘洪坤:赴汤蹈火写忠诚 付立志:用生命守望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