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参考快评|美方威胁切断一切关系,吓不倒中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14日对中国发起了新威胁,扬言要切断与中国的一切关系。他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妄称对中国未能遏制新冠病毒非常失望,称这场全球大流行病给中美贸易协定蒙上了阴影。在回答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做什么时,他强调,“我们可以切断一切关系”。他表示:“如果现在这么做了,会发生什么?你节省了5000亿美元。”虽然没有解释怎么节省5000亿美元,但他指的应该是美方声称的对华贸易逆差数额。
“切断一切关系”可能是特朗普迄今为止对中国发出的最强烈威胁。虽然听起来很严重,但这不过是美方色厉内荏的表现罢了,通过虚张声势的恫吓为自己壮胆。不过,美方对中国挥舞这种“极限施压”的大棒,从而搞“讹诈”是无法得逞的,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是不会被美国的威胁吓倒的。
▲资料图:特朗普(新华社)
国家间关系涵盖方方面面,如何全面切断?这一威胁显然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虽然特朗普嘴里说着切断一切关系,但是他最看重的还是经济关系,因为他在此次采访中还表示,这次的疫情证明他是对的,因为他早就说过,美国不应当有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而应当全部在美国。可见,美政府目前最想做的就是卖力推动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进而在经济领域与中国实现大范围“脱钩”,甚至将中国孤立于美国领导的全球经济秩序之外。
而且美国政客不仅仅是在叫嚷,他们也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推动这些政策。近来他们频频出手,例如,美政府11日勒令美联邦退休基金暂停投资中国股票,13日又将针对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的禁令延长一年。
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美关系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融的格局,不是凭哪个人说一句话就能完全断绝的,两国经济领域也不是谁一声令下就能实现“脱钩”的。
首先,美国企业界和商界决不会答应“脱钩”。美国政府考虑采取税收激励措施外加提供补贴,鼓动在华美企回迁。但是,在中国抗疫取得成果,经济逐步重启的背景下,多数美企并不领情,美国政府抛出的诱饵无法吸引他们上钩,它们纷纷“用脚投票”留在中国。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上海美国商会4月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美国在华企业没有迁移生产和供应链的打算,只有4%的企业计划将制造活动迁出中国。可见,全球供应链具有“粘性”,并不像那些美国政客以为的那样,像把水龙头打开和关上那么容易。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产业链相对完整,要找到能取代中国制造能力的国家并不现实,在一夕之间就把产能全部转移出中国只能是幻想。
第二,“去中国化”将会严重伤害美国消费者。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在《耶鲁全球化》在线杂志撰文指出,消费者是自由贸易、国际专业化和全球价值链带动的跨境连接的最终受益者。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其实际工资中位数的增长已经停滞了大约30年,全球价值链带动的购买力提高至关重要。这一趋势的逆转将带来可怕后果。对美国来说,目前的供应链在控制通胀以及提高家庭购买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若与中国“脱钩”,将供应链迁回成本更高的美国生产平台,明显会伤害消费者。再如,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戈德曼也指出,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现在约占美国制造业产出的四分之一,而国内替代品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如此“脱钩”,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美国不仅不会像特朗普说的那样省钱,相反,民众的生活成本会大幅提高,等吃到苦头,还有谁会支持这些忽悠他们的政客?
第三,将中国隔绝在世界体系之外更是不可能。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的经济学家乔治·马格努斯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将中国排除在世界体系之外是不可能的。中国太大了,它是每一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它太重要而不会被边缘化。”美国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商学院助理教授高达伟也认为,中国的经济及其市场规模使得它难以被排除在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外。他对美国之音表示:“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就算各国企业不在中国生产,降低产品的‘中国成分’以规避风险,但就消费者市场角度而言,企业毕竟是以赢利为目的,所以我不觉得各国企业会完全去中国化,然后完全放弃这块市场大饼,毕竟要找到相同规模大小的市场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因此,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15日就此话题所回应的,保持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当然,尽管美方做不到切断与中国的一切关系,但是美方鹰派政客破坏中美关系的小动作不断,也在给中美关系不断带来伤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就一定能够从容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