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①|我市将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

原标题: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①|我市将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

编者按:

5月13日,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召开,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要求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和战时行动,全力把乡村振兴战略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确保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如期完成。

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系列报道,解读重点工作、挖掘推进亮点、宣传振兴典型,为如期完成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加快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营造浓厚氛围。

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①|我市将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

5月13日召开的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印发了《2020年东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今年,我市以创建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为抓手,坚持基础整治与建设提升并举,全面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新东莞文明美丽村居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确保我市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目标。

各镇启动1个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

《工作要点》将今年全市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工作分为11个方面共37项任务,每项任务明确了责任单位和任务目标。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将持续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发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年底前全市全部村(社区)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5%的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完善环境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年底前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

《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市各镇启动1个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2020年底前各示范片区达到30%以上的区域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比例达到35%以上、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20%以上。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继续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年底前全市自然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

《工作要点》提出,要尽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今年底前,乡村旅游区等公共场所建设A级以上公厕,每个自然村按照实际需求建设一个标准化公厕,全年完成600座公厕升级改造。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年底前实现镇村全面覆盖

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将按期完成道滘大桥、犀牛陂桥改造工程。年底前,所有200人以上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持续推进农村道路设施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村庄车辆停放大整治,建设和规范一批村庄车辆停放点(场所)。

此外,卫生、医保、社保、公共文化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将健全市镇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推动名中医下基层计划,落实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相关工作,逐步实现特定门诊病种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全面实施困难家庭二次救助办法。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体育服务场所建设,年底前实现镇村全面覆盖。

完成银瓶山森林公园三期建设并开放

《工作要点》提出,要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水平。完成全市田间窝棚整治工作,村级工业园区与村庄同步达到干净整洁。推进企石镇东清湖市级湿地公园、横沥镇三角湖市级湿地公园、东坑镇月明湖湿地公园建设,完成银瓶山森林公园三期樟木头景区建设并开放。推动10个魅力小城示范片区建设。年底前建成第一批东城、万江、长安3个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启动第二批石排、东坑、谢岗3个特色连片示范区建设。

今年将持续推进市、镇、村三级文明联创和农村“星级文明户”创建,年底前镇街(园区)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镇街建成3个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持续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年底全市村(社区)基本达到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标准。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年底前全市350个行政村全面完成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

首席记者林朝丰

相关阅读:
完善数据共享平台 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代表委员建议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