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一代飞船试验船返回舱运抵酒泉场区专家详解“史上最萌飞船”
来源:华商网
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队连夜将返回舱运出沙漠,停放在距离着陆点约38公里的戈壁滩露营。9日,返回舱被吊装、运抵酒泉场区。
在试验船返回舱着陆之后,它的一张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在这张照片中,试验船返回舱直立在地面上,舱体上半部分露出的内部结构像两个大大的眼睛,看起来很可爱,被很多网友称为“史上最萌飞船”。
有网友问,这露出来的都是什么?身上的舱盖怎么都掉了?为此,记者采访了新一代飞船试验船研制团队的专家。
返回舱并非受到损坏
属设计初衷
此次返回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的舱体上有几处舱盖剥落,试验船设计师说,这并不是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受到了损坏,而是原本就是这样进行设计的。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总体主管设计师王平说,“这一块是我们的主伞舱,上面这两个筒,是它的减速伞的弹伞筒。可以把上面放的减速伞弹出来,弹出来以后减速伞充满了(气)以后相当于有一个力,可以把底下主伞舱里面的主伞拉出来,这个绳就在这个槽里,整个把主伞这么拉出来。然后像外边这些盖肯定之前就弹出去了。”
他表示,由于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体积和重量都要比神舟飞船大得多,所以采用了群伞降落技术,降落伞的数量多了,体积也就更大了,所以在新飞船就必须有一个较大的伞舱。
此外,由于此次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还验证了高速再入技术,在穿过大气层的时候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了极高的热量,返回舱表面也受到了严重的烧蚀,这也全都在设计人员的掌握之中。
王平说,(试验船)在发射之前整个涂的是白漆,它的颜色是白色的。经过高温的一个烧蚀的过程,很多地方都烧黑了。
为新一代载人飞船打下技术基础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之后,接下来研制团队还要继续对试验船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验证。
王平介绍,就目前已取得的结果来看,此次试验船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完美。“包括整个的再入过程,还有之前轨道飞行的过程,精度都是达到了我们设计的指标要求。包括落地的整个过程也是非常完美。它落地的时候整个舱是直立状态,完全符合设计的预期。”
王平介绍,让飞船着陆时能稳稳地保持直立状态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给飞船安装了缓冲气囊,这也是我国载人飞船的首次尝试。此次返回舱的落点与此前预计的地点非常接近。这不仅说明了返回舱的各项状态与设计指标完美一致,同时也大幅降低了地面搜索的难度,更是为新飞船的新技术验证提供了支撑。
据介绍,此次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飞行期间,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完成了7次精确变轨。
王平说,前7次轨道机动是用于把飞船抬到一个远地点,接近8000公里的一个大椭圆的轨道上,然后这样可以从一个很高的地方再入,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再入速度,来模拟从月球返回的地高速再入的这么一个过程。还设计了第8次变轨,主要是考虑对前7次轨道的一个偏差的修正。这次因为前期自主可控过程非常完美,所以第8次就取消了。
通过采用自主飞行控制系统,赋予了飞船更高的智能程度,这也是我国航天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此次试验船正是通过自主创新、勇于尝试,验证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将为我国未来的载人飞船打下坚实基础。据央视
西安交大研发原创技术实现我国首次太空3D打印
一台由中国自主研制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机”及其在轨打印的两个样件8日随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东风着陆场。
这是中国首次开展轨道3D打印试验,也是全球首次实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太空3D打印。5月7日1时58分,这套由中国研制的太空3D打印系统全面完成预定任务,飞船下传的图像显示两个样件打印成功,清晰可辨。据了解,这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装备是由西安交大科研团队与航天五院529厂共同研制而成。
据介绍,碳纤维一直是航空航天应用广泛的轻质高强材料,连续碳纤维对于复合材料的性能提升具有显著意义。本次3D打印的两个样件均实现了碳纤维的长丝连续,为未来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的应用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指出,这套打印系统还实现了全部流程无人参与、自动控制。相关研究对于开发我国太空制造能力,实现空间站在轨制造、进一步开展深空探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华商报记者赵瑞利通讯员曹毅刘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