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任省委书记被忽悠围猎 哪有什么“通天”的人

原标题:两任省委书记被忽悠围猎,哪有什么“通天”的人

“有一次去唱歌,苏洪波喝多了,面对一个副省级的领导,他一巴掌就给人家扇过去了,还说:‘你给我滚远一点。’”在4月7日播出的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苏洪波》中,一名曾向苏洪波输送利益的商人林立东这样回忆。

两任省委书记被忽悠围猎 哪有什么“通天”的人

此前,《中国纪检监察报》亦披露了苏洪波这名云南“地下组织部长”的真面目。一个普通的商人,却与云南省两任省委书记十分熟络,白恩培请他家中吃饭,秦光荣陪他散步。环湖南路的工程款项没有及时兑付,一个电话,秦光荣马上给他办妥。他还推荐、安插了不少干部。

一个下海公务员、普通商人,如此长袖善舞,摇身一变为神秘莫测的“首长”“苏公公”“老佛爷”,高朋满座,裹挟了一省大大小小的官员围着他打转转,刻意攀附,也算是奇事一桩。

那么,两任省委书记为何都落入苏洪波的彀中?谁给了他翻云覆雨的神通?

这些年来,确实也有不少各色骗子游走于官场上,然而,这些装腔作势的骗子很快就现了原形。像苏洪波这样,能够让前后两任省委书记青睐,并长期行骗的并不多见。想必苏洪波能够让人感觉到他手眼通天、无所不能,肯定有一套他自己的行事方式,且足以迷惑众人。毕竟,白、秦能够一路升迁到省委书记的高位,不可能完全没有识人的智慧。

从目前披露的内容看,此人显然“情商极高”,善于借势借力,并盘活各种政商资源。以其2003年与白恩培在吃饭时遇见的事而言,可以说拿捏得十分到位。两桌人进而欢聚一堂,牢牢吸引住了白的注意力。这中间,起作用的显然是各种“人脉”的交集,以及某些被想象和被放大了的“背景”等。不管怎样,应该说这一个饭局,拉开了苏洪波忽悠、围猎白恩培的序幕。

当然,仅仅是“察言观色、善交际、会忽悠”,还是很难让一省的诸多官员真正信服。苏洪波能够顺利成为省委书记的座上宾、众多官员眼中的“能人”,恐怕也与他能够办成一些事情有关。据报道,苏洪波奔走于北京和云南两地,刻意营造自己来头大、靠山硬、关系广等身份背景。

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即便一个商人实际上并无特别的神通,但如果放置在具体的场景中,比如官员有急于升迁的诉求、地方政治生态不靖等,也会放大这种能量。而当类似的诉求都汇集到诸如苏洪波这样的特定人物身上时,无疑会发生某种霉变,进而产生让人“敬畏”的力量。

苏洪波凑巧就成了这样一个节点,一个扭结政商各色资源的漩涡。他固然是各种借力、各种蹭、各种弥缝,然而也正因为他聚合了诸多力量,顿时也变得有力量起来。就像办案人员说的那样,苏洪波“会来事”,积累了一定的人脉,熟悉体制内的运作规律,深谙所谓官场“潜规则”,这成为他在云南官场呼风唤雨的重要资本。

这种政治掮客不仅给自己、给圈里人捞取了政治资本、巨额利益,也扭曲了用人导向,助长了官员搭天线、找靠山、走捷径的歪风邪气,严重破坏了地方的政治生态。对此,必须坚决铲除其生存土壤及寻租空间。

随着涉案人员的相继落马,政治攀附终究成为黄粱一梦。仍值得深思的是,在惩治此类“地下组织部长”的同时,个别地方应该强化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官员当然不应该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某些能够“通天”人物身上,但同时也应畅通正道。治国之要,首在用人,要实事求是,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惟有畅通了官员升迁的渠道,才能张扬正气,杜绝歪风。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龙之朱

责任编辑:屠正阳

相关阅读:
北京出台助力民营经济发展20条措施 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三级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