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市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秩序 各年级正常编班授课

原标题:我市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秩序各年级正常编班授课

来源:天津政务网

我市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秩序 各年级正常编班授课

我市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秩序 各年级正常编班授课

5月18日,全市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及小学四、五、六年级将同步复课开学。开学后,中小学课怎么上?在疫情防控方面,学校有哪些措施?昨天,记者就这些热点问题采访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

防疫必达标

加强防疫物资储备逐校核验开学条件

全市各中小学校将精心做好复课开学各项准备工作,继续加强防疫物资储备,根据在校生规模和疫情防控需要,配备足量的额温枪、体温计、体温安检门、消毒液、口罩和适量防护服、护目镜,积极拓宽口罩、消毒液等消耗类物资供货渠道,确保防疫物资保障到位。

即日起,各小学将严格按照相关细则对照检查开学准备工作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各区将持续开展巡查督查,加强对学校防疫工作的全覆盖、全时段、全过程检查指导,充分发挥联合督查核验工作机制,重点对首次复课开学的小学逐校逐项进行区级督查核验,确保5月18日前全部达标。

管理封闭式

校园封闭式管理疫情防控常态化

各学校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对校门进行严格管控,校外车辆、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学校,如必须进入,须出示天津健康码“绿码”、进行“津门战疫”扫码、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实名登记后,方可入校。

各学校将建立起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与学生全面复课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校园生活秩序。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晨午检,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通风、消毒,校园内避免人员聚集等日常防疫措施。加强师生健康教育,要求教职员工、服务外包企业人员和走读的学生坚持做到每天从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严防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抓实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加强。

教学小班制

合理安排教学授课做好线上线下衔接

5月18日前,首批复课开学的初三、高三毕业年级要继续实行小班制教学,学生上课实行单人单座,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做好教学和防疫相关工作。5月18日以后,初三、高三毕业年级恢复正常编班,与其他非毕业年级和小学四、五、六年级一样,按照新修订的《天津市新冠肺炎防控中小学复课开学指导手册(第二版)》要求,做好教学和防疫相关工作。

按照市教委相关要求,各学校还将做好新复课开学年级学生开学前后、线上与线下教学安排的有机衔接。

吃饭错峰制

严格体温检测分散错峰用餐

复课后,每天早上将对所有进入学校的人员一律严格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并实行学生错时、错峰到校、离校等措施,避免人员聚集。

进入食堂需要进行体温检测。在食堂取餐时,排队有一定间隔。送餐到班的学校,将分散就餐,避免集中。在食堂就餐的学校,将采取错峰用餐,用餐桌椅同向单人单座,加大间隔。

来源:天津日报

相关阅读:
胡锡进:中国需在较短时间内将核弹头数量扩大到千枚 环球网评:美方官员“碰瓷”五四精神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