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原标题: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新京报讯(记者倪伟姜慧梓)今天(5月1日)是疫情后首个小长假首日。受疫情影响,闭馆三个多月的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于今天正式开放。

重新开放的博物馆引来颇多关注。故宫和国家博物馆“五一”假期门票已约满,首都博物馆5月2日、3日的门票也已预约完毕。

疫情期间,各博物馆均要求入馆测温,参观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同时采取限流措施,并限定开放区域。故宫室内展馆均不开放,意味着故宫暂时没有展览可以参观,限流情形之下,观众可在比往日空旷许多的宫里欣赏宫殿与建筑。

国博每日限流3000人,采取全员线上限量预约。全天分三个时段错峰入馆,分别限定500人、1500人、1000人。首都博物馆目前仅开放方形展厅一层至五层所有展厅,地下一层展厅与圆形展厅暂不对外开放。

●故宫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太和殿广场,游客保持安全距离参观。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进院不走天安门近千名安保人员上岗

闭馆97天后,故宫博物院今天正式恢复开放,共有5000名观众走进故宫,参观部分开放的故宫景致。

关于后续开放举措,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都海江介绍,针对扩大开放已经做了预案,将根据开放情况和最新防疫要求调整,适时逐步增加开放人数。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观众在午门广场扫“健康码”。

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验票口设置一米线安检处自动测温

早上八点半,第一批观众从午门广场安检处安检入场。故宫博物院根据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在购票流程、入院须知、开放区堿、餐饮购物等各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观众的健康安全。

故宫依旧采用网络实名制购票方式,为避免扎堆、聚集现象,每天参观人数限流在5000人,上午3000人,下午2000人。

记者从现场看到,故宫检票流程发生了三个变化。一是验票口设置了一米线,观众需在指定位置等待检票,现场增加了工作人员指引;二是安检处安装了自动测温设备,观众在指定位置站立,可自动检测额温;三是刷身份证环节由人工变为自动,安检处新安装了检测设备,观众放上身份证即可验票,实现全程无接触入院。经记者现场体验,测温、刷证、安检,半分钟之内即可入院。

目前由于天安门尚未开放,观众无法通过天安门进入故宫。据故宫开放管理处副处长雷铭介绍,观众可通过西华门或东华门途经筒子河到达午门广场。

为了提醒观众保持安全距离,故宫院内增加了大量工作人员,举着提示牌,提示观众不扎堆。故宫目前室内空间不开放,不过为了提供基本服务,故宫在乾清门文化产品专卖店外等位置设置了临时销售点,提供食品和纪念品售卖,并告知观众“保持间距,有序选购”。

都海江介绍,虽然今天只有5000名观众到馆参观,但3000名工作人员全员上岗,其中安保人员就近1000人。在闭馆期间,每天也有将近200人值班,负责防火、防盗、防突发事件等工作。

“在观众安全方面,过去故宫最怕人员踩踏,这次安全管理要求更严格,第一是防扎堆。有两个地方最容易扎堆,一是入口处,一是重点景区。”都海江介绍,故宫在入口设立了预检区和排队区,把两者分开;在重点景区采取人员管理和物理隔离,今天一上午,三大殿秩序相当不错,没有形成扎堆,符合防疫要求。”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故宫前三殿区域,观众拾级而下。新京报记者李凯祥

展览暂不开放三条线路“细品”紫禁城

故宫目前开放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外西路、寿康宫、慈宁花园区域的室外展区及东西六宫部分院落。珍宝馆、钟表馆等室内展厅和室内服务场所暂不开放。

宣传教育部副主任果美侠介绍,虽然暂时无展览,但仍有几条推荐线路值得欣赏。从午门一直走到神武门,是故宫的经典线和中轴线,可以很好地欣赏故宫建筑的雄伟。这个季节不妨到御花园稍微多停留一点时间,牡丹花已经开放,凌霄花也要开了,所以可以前边看看建筑,后边赏赏花园。

第二条线路是往东西六宫的院落去走一走,每个院落会有不同的感受,可以感受皇宫后廷的氛围。第三条线路是走到外西路,包括寿康宫和慈宁宫花园区域。

果美侠提醒,除了看宏观场景,还可以关注一些细节,比如太和殿前可以看到日晷和嘉量,乾清宫门前也能看到这两样物件,太和殿与乾清宫前嘉量形状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方的一个是圆的,如今可以把节奏慢下来,仔细看看平时错过的一些细节。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乾清门,一名游客在乘凉。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紫禁城600周年计划调整重点展览不缺席

今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600周年的诞辰,据故宫博物院此前发布的计划,2020年的大型展览原本计划在九、十月份集中举办,展览的题材涵盖古代建筑、专题书画、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题。

受疫情影响,今年展览计划是否有变?

据此前计划,这些重磅展览包括“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与凡尔赛宫合作举办“中国与凡尔赛宫”展,陶瓷馆专馆也将在改陈后重新开放。《韩熙载夜宴图》将出现在“往昔世相——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画展”中。

故宫今天发布消息称,部分活动会因疫情影响延迟或取消,以官方信息为准。

都海江告诉记者,今年的工作受到了一些影响,故宫也在调整600周年系列活动的计划。但主要展览计划内容不会变,最重点的展览还会继续举办,只是做了些调整,大家大可放心。

●国家博物馆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开馆前,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入口处做好准备。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摄

“五一”期间门票约尽 17项大展再次面世

因疫情闭馆3个多月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今日恢复开放,目前,“五一”小长假期间参观名额已预约一空。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工作人员向预约观众介绍注意事项。新京报记者李木易摄

进馆需身份证健康码接受健康监测

上午9点刚过,首批进馆的观众就已守在位于国博北门的检票口。记者注意到,现阶段观众仍从北门进馆,经过身份证核录、出示本人实时健康码(也可通过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提前申领当日健康码)、接受健康监测、消毒等程序,未见异常后方可入馆。

为控制人员聚集,目前国博实行错峰限流预约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7:00,全天分三个时段错峰入馆:9:00-10:00时段500人,10:00-13:30时段1500人,13:30-15:30时段1000人,额满为止。周一例行闭馆(节假日除外),夜间场次暂时取消。

目前,国博每日限流3000人,采取全员线上限量预约,当日16时前可预约7日内参观,不接受团体预约和现场预约。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一名父亲带着孩子参观古代中国陈列展。新京报记者李木易摄

17个大展亮相将陆续推出全新展览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五一”小长假期间的参观名额已预约一空。由于采取限流措施,对“刷馆”爱好者来说,现在是进馆看展的好时机,观众可以在更宽松专注的环境里欣赏展品。

来自北京的顾先生一家对古代中国展最感兴趣。顾先生说,他们一家都是国博的忠实粉丝,平时只要有空就会带孩子来看展,疫情期间展馆关闭,给两个孩子“憋坏了”。限流期间来看展,终于可以把古代中国展好好地看一遍了。

目前,观众进馆可参观欣赏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三大系列,共17个顶级展览,包括孔子文化展、红楼梦文化展等。

记者了解到,今年国家博物馆将陆续推出全新展览,比如中国古代乐器展,中国古代、近现代科技和工业展,中国古代服饰展,中国民族文物展等。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国博限流3000人,观众错峰参观。新京报记者李木易摄

观展须全程戴口罩活动区域每日消毒

虽然北京防控等级已经调低,但现阶段观众仍须全程佩戴口罩观展。疫情期间,国博暂停人工讲解服务和租赁语音导览器,观众可现场扫码,使用微信小程序收听讲解。

用餐区部分开放,在食品销售区和国博咖啡厅,观众进入需先测温,间隔1.5米排队购买,活动区域已消毒,导购人员全部测温正常。

来自北京的徐女士和女儿是首批进馆的观众。徐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一直想来国博,但因为疫情耽误了。看到国博微信公众号开放通知的当天就在微信上预约了门票。

对疫情期间的室内活动,徐女士不是很担心。她说,国博控制了人数,有严格的检查和消毒措施,北京的疫情防控等级也已经降低,所以并不担心。自己也准备了酒精棉片和湿巾。

●首都博物馆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从南京到北京》特展限流参观,观众在门口排队。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展厅“进一出一”热门展排起长队

同样在闭馆三个多月后,首都博物馆也于今天恢复开放,开放首日,展厅迎来1000名观众。防疫期间,首博将每日参观量限定在1000人,上下午各500人,今天下午,2日、3日门票已经预约完毕。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观众进展厅参观。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展厅严格限流瞬时客流不超70人

“‘穿越’展是浙江文物精华展,这个展览非常好看,有很多一级品以前都没出过浙江。现在正在楼上展厅展出,但是提醒一下,可能需要排一下队。”5月1日中午,首都博物馆讲解员刘枫在博物馆大厅的展牌附近向观众介绍。

在首博三楼,记者进入“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之前,在门外的长椅上稍微等待了几分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展厅瞬时人流已经达到规定的70人,需要限制流量。几分钟后,记者获准进馆参观,从展厅走出后,出口工作人员立刻用对讲机与入口同事沟通,可以放行一人。

首博目前仅开放方形展厅一层至五层所有展厅,可以参观首博部分常设展,以及两个热门的临时展:“1420:从南京到北京”“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1420:从南京到北京”今年1月刚开幕,用267件文物回望明北京城建城史,纪念明北京城建成六百年。去年秋天开幕的“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原计划今年2月撤展,首博新闻发言人杨丹丹透露,受疫情影响,这项展览预计延期至5月底,整个5月,观众仍可欣赏这批来自浙江的精美文物。

“1420:从南京到北京”是首博目前客流量最大的展览,展厅门口一直有近10位观众间隔一米排队。

“这个展览是年前刚开幕的,没过几天就到了过年,然后就闭馆了,一直没有机会见到。”从事软件工程的观众林先生说,他热衷于研究北京城市史,首博是他最常参观的博物馆,今天开馆首日,就迫不及待一览这项为纪念明北京城建成600年策划的大展。

刘枫说,今天来的观众很多人带着目的来,就像林先生这样,奔着某个展或者某件文物而来。另一些观众则是以休闲为主,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逛,回归了日常生活。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观众在参观《穿越》特展。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讲解队变导览员向观众推荐热门展览

限流之后,观众大幅减少,但首博工作人员并没有减少。杨丹丹告诉记者,保证每个岗位都与以前一样有人在岗。

刘枫是首博“芳华讲解队”的成员之一,这支特殊的讲解队由20多名退休市民组成,平常承担讲解任务,每周工作4个半天。疫情期间虽然首博暂时取消了人工讲解服务,但队员们也来到首博,为观众提供引导服务。

她今天的任务主要是提醒大厅里观众一些防疫事项,并回答观众的问题。“防疫期间博物馆有了很多新要求,比如我们要提醒观众保持相互距离。还有小孩子玩兴奋了就摘了口罩,会提醒他们戴好。另外,现在直梯不开,但行动不便的观众如果有需求,我们也会帮忙定向开启。”她说,绝大部分的观众都能遵守各项要求,只有极个别观众不太理解,例如对排队有所埋怨。

不过,刘枫也给自己增加了新的任务。由于服务点位是在展览海报展板前,当观众在海报前停留的时候,她会主动上前介绍展览情况。“什么叫‘从南京到北京’?‘穿越’是什么意思?能看到什么东西?因为我们对展览很熟悉,在没有人工讲解的情况下,希望为观众多提供一点信息,相当于把一部分讲解搬到了展厅之外。”

直击三大馆开馆:京城博物馆的重启之日

市民戴着口罩看展。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展柜每天消毒6次导览器用完即消毒

目前首博有限开放,在限流的同时,消毒是每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留出更多的消毒时间,首博调整开放安排,每天缩短两小时,用于消毒等工作。

由于目前取消了人工讲解,观众需要借用自助语音导览器获得讲解服务。据介绍,这些自助语音导览器都经过紫外线消毒,每用过一次就返回消毒柜里消毒。

展厅中的展柜,每天也会进行定时消毒,平均2小时一次,加上开馆前和闭馆后,每天要进行6次消毒。

首博采取预约参观,上下午各500个名额。截至1日下午,2日、3日门票已经预约一空。

新京报记者倪伟姜慧梓协作记者浦峰李木易李凯祥

编辑陈思校对李立军

相关阅读:
探店│Model 3降价首日,特斯拉门店未见火爆 你的奋斗终将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