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探访首博开馆首日:展厅“进一出一”,热门展排起长队

原标题:探访首博开馆首日:展厅“进一出一”,热门展排起长队

探访首博开馆首日:展厅“进一出一”,热门展排起长队

观众在参观《穿越》特展。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穿越’展是浙江文物精华展,这个展览非常好看,有很多一级品以前都没出过浙江。现在正在楼上展厅展出,但是提醒一下,可能需要排一下队。”今天(5月1日)中午,首都博物馆讲解员刘枫在博物馆大厅的展牌附近向观众介绍。

首都博物馆今天在闭馆三个多月后恢复开放,开放首日,展厅迎来1000名观众。防疫期间,首博将每日参观量限定在1000人,上下午各500人,今天下午,2日、3日门票已经预约完毕。

探访首博开馆首日:展厅“进一出一”,热门展排起长队

《从南京到北京》特展限流参观,观众在门口排队。

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展厅严格限流瞬时客流不超70人

在首博三楼,记者进入“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之前,在门外的长椅上稍微等待了几分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展厅瞬时人流已经达到规定的70人,需要限制流量。几分钟后,记者获准进馆参观,从展厅走出后,出口工作人员立刻用对讲机与入口同事沟通,可以放行一人。

首博目前仅开放方形展厅一层至五层所有展厅,可以参观首博部分常设展,以及两个热门的临时展:“1420:从南京到北京”“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1420:从南京到北京”今年1月刚开幕,用267件文物回望明北京城建城史,纪念明北京城建成六百年。去年秋天开幕的“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原计划今年2月撤展,首博新闻发言人杨丹丹透露,受疫情影响,这项展览预计延期至5月底,整个5月,观众仍可欣赏这批来自浙江的精美文物。

“1420:从南京到北京”是首博目前客流量最大的展览,展厅门口一直有近10位观众间隔一米排队。

“这个展览是年前刚开幕的,没过几天就到了过年,然后就闭馆了,一直没有机会见到。”从事软件工程的观众林先生说,他热衷于研究北京城市史,首博是他最常参观的博物馆,今天开馆首日,就迫不及待一览这项为纪念明北京城建成600年策划的大展。

刘枫说,今天来的观众很多人带着目的来,就像林先生这样,奔着某个展或者某件文物而来。另一些观众则是以休闲为主,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逛,回归了日常生活。

探访首博开馆首日:展厅“进一出一”,热门展排起长队

市民在看展。

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讲解队变身导览员向观众推荐热门展览

限流之后,观众大幅减少,但首博工作人员并没有减少。杨丹丹告诉记者,保证每个岗位都与以前一样有人在岗。

刘枫是首博“芳华讲解队”的成员之一,这支特殊的讲解队由20多名退休市民组成,平常承担讲解任务,每周工作4个半天。疫情期间虽然首博暂时取消了人工讲解服务,但队员们也来到首博,为观众提供引导服务。

她今天的任务主要是提醒大厅里观众一些防疫事项,并回答观众的问题。“防疫期间博物馆有了很多新要求,比如我们要提醒观众保持相互距离。还有小孩子玩兴奋了就摘了口罩,会提醒他们戴好。另外,现在直梯不开,但行动不便的观众如果有需求,我们也会帮忙定向开启。”她说,绝大部分的观众都能谨手各项要求,只有极个别观众不太理解,例如对排队有所埋怨。

不过,刘枫也给自己增加了新的任务。由于服务点位是在展览海报展板前,当观众在海报前停留的时候,她会主动上前介绍展览情况。“什么叫‘从南京到北京’?‘穿越’是什么意思?能看到什么东西?因为我们对展览很熟悉,在没有人工讲解的情况下,希望为观众多提供一点信息,相当于把一部分讲解搬到了展厅之外。”

探访首博开馆首日:展厅“进一出一”,热门展排起长队

观众进展厅参观。

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展柜每天消毒6次导览器用完即消毒

目前首博有限开放,在限流的同时,消毒是每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留出更多的消毒时间,首博调整开放安排,每天缩短两小时,用于消毒等工作。

由于目前取消了人工讲解,观众需要借用自助语音导览器获得讲解服务。据介绍,这些自助语音导览器都经过紫外线消毒,每用过一次就返回消毒柜里消毒。

展厅中的展柜,每天也会进行定时消毒,平均2小时一次,加上开馆前和闭馆后,每天要进行6次消毒。

首博采取预约参观,上下午各500个名额。截至1日下午,2日、3日门票已经预约一空。

新京报记者倪伟摄影记者浦峰

编辑陈思

相关阅读:
别忘预约!南锣鼓巷重新开街首日 涌来年轻“打卡”游客 北京市将新冠肺炎纳入非工伤意外伤害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