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百姓满意为调——银川市奏响新时代文明组曲
新华社银川4月27日电题:以百姓满意为调——银川市奏响新时代文明组曲
新华社记者任玮、靳赫
绿地公园、湖泊湿地,像一个个绿色音符串起城市生态“圆舞曲”;解民之忧、为民办事,各部门携手联弹民生改善“进行曲”;崇德向善、全民参与,“志愿之城”合唱文明进步“协奏曲”……奏响新时代文明组曲的宁夏银川市,正在以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为标尺,打造一座让百姓满意的文明之城。
宜居之城,精弹生态“圆舞曲”
春日早起晨练,在银川街角转个弯,不经意间就被静谧和绿意包围,满眼柳枝抽条,榆槐展叶,新花吐蕊。再走几百米,不觉又回到车水马龙的大街。
让行人“误入繁花深处”的,是星罗棋布的小微公园。近年来,在城市建设的边角地带、道路节点、小区周边,银川市园林工匠见缝插绿,建起90多个街头游园、小微公园。出门见绿、步移景异的园林景观越来越多。
“小微公园没门没围墙,遛弯买菜,锻炼身体,走着走着就进来了。园里有花草树木、照壁亭台,逛一逛心情特别好。”市民赵志赞不绝口。
擦亮“国家园林城市”名片,银川市以绿色为底不断拓展绿色长廊。银川市园林管理局局长孟仿英说,目前银川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为41.68%、42.02%,“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已初步实现。
叫响“国际湿地城市”名片,银川市以万顷碧波重塑秀美湖光。连通扩整河湖水系,修复保护湿地生态,治理“龙须沟”和黑臭水体……打造出“城在湖中、湖在城中”之景的银川,目前全市湿地面积达到531平方公里,人均湿地236平方米。
爱绿护绿、治水护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实践。这些年,努力打造“宜居之城”的银川市相继出台水资源保护条例、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做出加强黄河银川段两岸生态保护等12项重大决定,用不断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为群众提供日益升级的生态产品。
幸福之城,联弹民生“进行曲”
长城中路南侧的一块空地上,近200个停车泊位即将免费开放,这里曾是一处驾校练车场。练车场变停车场,背后是银川市千方百计破解“停车难”的积极探索。
去年起,银川市利用老旧小区和背街里巷空地等增设停车泊位,将市区核心地段的练车场迁至城郊,腾出场地建停车场。一年时间里,停车泊位新增11万多个。
民生改善,永远都是“进行时”。从百姓生活“一枝一叶”着手,银川市切实解决一批又一批民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去年,52个小区的既有住宅加装了电梯,135个老旧小区的环境、设施被集中整治改造,500万平方米供热管网完成更新换代……数据背后,是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的持续提升。
民生保障,一个人都不能少。构建梯度化、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银川市不仅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提供救助,也将低收入“夹心层”群体纳入救助和保障范围。
家住西夏区盈北社区的徐存孝夫妇是失地农民,都已年过古稀,被认定为低收入家庭后,他们得到基本生活、医疗等多项救助。“最近政府怕疫情影响我们生活,还给发了500元消费券。”徐存孝说,政府时刻想着他们,让人心里暖暖的。
志愿之城,合唱文明“协奏曲”
在金凤区宝湖社区,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建起一个个志愿服务驿站,拼出一张“志愿者服务地图”。居民有啥困难,“按图索骥”就能寻求帮助。
“疫情期间,我犯了眩晕症又不敢去医院,家人不在身边,我第一时间就想到找‘互助社’帮忙。”社区居民陶鲲说,她在“邻里互助社”微信群发消息后,很快就有志愿者送药上门。
宝湖社区发起成立“邻里互助社”已有七年,如今每个小区都建起“分社”,为居民提供跑腿代办、理发按摩、心理慰藉等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就像火种,从“城市细胞”社区向全社会蔓延。自2013年银川市启动首届“最美银川人”评选以来,一批批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区被发掘、宣传、表彰。
“疫情期间,市民的志愿精神集中‘暴发’,咨询参与志愿服务的电话都快打爆了。”银川市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张伟说,今年1月以来,全市累计新增志愿者10万人,日均注册超过500人。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以党员干部为引领、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前不久银川市进一步提出构建多元化志愿服务体系。以打造“志愿之城”为目标,这座城市正以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倡导文明理念、践行文明行为的重要抓手,引导全社会合唱文明“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