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武汉一线专家谈抗疫感悟:清零来之不易 防控不可松懈

原标题:武汉众多一线专家说抗疫谈感悟患者清零来之不易防控依然不可松懈

来源:楚天都市报

肖红军教授(左三)带领医护人员欢送“夕阳照”老人王欣出院

肖红军教授(左三)带领医护人员欢送“夕阳照”老人王欣出院

王行环教授(左二)在雷神山医院

王行环教授(左二)在雷神山医院

赵建平教授(右)分析患者病情

赵建平教授(右)分析患者病情

张定宇教授走在去往病房的路上新华社发

张定宇教授走在去往病房的路上新华社发

孙晖教授在工作中

孙晖教授在工作中

李旭成教授(右)为患者查房

李旭成教授(右)为患者查房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疫情对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大局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这场灾难,一直在抗疫前线战斗的武汉专家们,都有着自己的感悟和总结。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

最高兴完成两个艰巨目标

数天之内,从无到有,武汉雷神山医院边建设、边治病、边培训,克服了条件艰苦、设施不够完备、制度不够周全、团队来不及磨合等困难,用统一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标准救治了很多患者,书写了中国奇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同胞的目光落在雷神山上,充满期待;我们也在同时间赛跑、与魔鬼较量,用雷神之矛决胜抗疫战场,以精锐之师驱逐死神降临。雷神山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医疗机构在疫情中冲锋陷阵,成为这场战疫中的定海神针。

雷神山医院院长的职务,我已经圆满卸任了。我最高兴的是完成了两个目标:一是尽快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尽可能把患者病死率降至最低;二是雷神山医院的所有战友都能平安回家。4月15日雷神山医院休舱时,这两个目标都实现了。这是雷神山医院16支医疗队、286家医院、近4000名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还感到欣慰的是,雷神山医院运行2个多月,安全生产零事故、对环境零污染,1万多名建设工人和后勤志愿者也是零感染。

目前,还有10多位从雷神山医院等医疗机构转入中南医院的危重症患者,他们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全部转阴,但因严重的并发症和基础疾病,还需要在ICU继续救治。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通讯员高翔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

清零后防范仍旧不能放松

听到清零的消息,我的心情非常喜悦。这么快取得今天的成绩,我之前没有想到。毕竟,疫情初期,我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不足,对于如何控制疫情比较困惑。

这次疫情,对医务人员是重大考验。应该说,我们的团队经受住了考验。大家没有退缩,都是非常积极主动、冒着生命危险救治患者,一直坚守到了最后。

值得欣慰的是,患者对我们的真挚感激之情。他们很多人改变了对医务人员的认识,也萌生了无私付出、报答社会的想法。

治疗患者的同时,我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也逐渐增强。比如,对激素的认识,最初是有争议的,但很多临床证据显示,如果激素用得恰当,可以阻止很多患者从轻症到重症、从重症到危重症。我们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重症治愈率接近90%。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深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提高救治水平,同时针对短板进行弥补和加强。

需要提醒的是,清零不等于没事了。目前,国外的疫情非常严峻,我国存在病例输入问题,因此防范仍旧不能放松。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曼英通讯员蔡敏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清零不表示新冠肺炎消失

在这次疫情里,我们医院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经历过艰难的时光,也终于迎来了现在的胜利。事实证明,这支队伍是过硬的,关键时刻扛住了。我不会刻意向他们说“感谢”之类的话,但我心里由衷地感激这支队伍。

此刻我的心情,有兴奋、有期待,但不能完全放松下来。毕竟,疫情防控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院患者清零不表示新冠肺炎彻底消失,接下来可能还会有零星的散发病例甚至少量的聚集性病例出现。这是有可能的,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应对这些情况。

目前我们医院正在安排人员轮休。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让大家都回家看看,因为疫情发生以来,他们都住在医院或附近酒店,不能回家。我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但是为了对抗疫情,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最前线,如今抗疫胜利了,跟家人团聚算是一种补偿吧。另外,医院也在进行病房消毒、消杀工作,为恢复正常门诊、收治其他传染病患者做准备,并继续开展对新冠肺炎患者的随访和复诊工作。

在此我想提一个希望:希望经过这场疫情,社会大众能够对传染病患者、传染病专科医务人员,多一些包容和关爱,不要看到谁得了病就绕道走。罹患疾病是一件不幸的事,患者遭遇疾病打击,这不是他们自己能够选择的,希望大家能够平等地对待他们,共同营造一个有温度的大环境。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院长肖红军

全力救治在院基础病患者

武汉实现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对于武汉、湖北乃至全国来说,都是重大胜利。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感到无比激动。

这一胜利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也展示了我们白衣天使大爱无疆、逆向而行的奉献精神。

1月25日,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被定为第三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共开放28个病区、800张床位。1月28日以来,包括李兰娟院士在内,全国14个省份的21支医疗队、2801名医疗队员,与东院区1600多名医护人员一起,全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共收治1624人,目前出院1482人。

新冠肺炎患者数据清零,不代表他们都痊愈出院。东院区目前仍有25名患者新冠肺炎痊愈,但因患有一些基础疾病,仍在医院治疗。这些患者普遍年龄大、病情重,救治困难。医院已经成立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将继续实行一人一策、精准施治,全力以赴做好这批患者的救治工作。

清零之后,医院的全面消杀工作将有序开展,采取双消双检的策略,内部消杀检测之后,还将邀请专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消杀工作,为医院的医疗秩序恢复做好准备。

楚天都市报记者晏雯通讯员杜巍巍

武汉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江汉方舱医院院长孙晖

方舱医院展现了中国智慧

清零的消息让我长舒了一口气,武汉太不容易了!在资源最为紧张、疫情最为复杂的时刻,武汉方舱医院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情疫情提供了新样板。

方舱医院取得了很大成功。首先,它在短时间内扩充了医疗资源,快速让散落在外的病人集中起来,起到了隔离传染源的作用;同时,患者在方舱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很快痊愈出院,大大降低了患者从轻症向重症甚至死亡的转化;第三,通过严格筛查和监测,对有重症苗头的患者及时干预,对重症患者转诊到定点医院,确保救治及时。

方舱医院的成功启示我们,危急时刻快速做好医疗保障,是稳定局面的重要手段。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因此,我们平时就要做好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公众场所建设时要考虑到容灾性,同时,我们要做好医疗机构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凸显专业性。

回头来看,如果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会让信息化、智能化发挥更大作用,以便在这种卫生应急状态场景下,及早深度挖掘出隐患信息,精确进行风险预测。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迅通讯员涂晓晨刘坤维

武汉市新冠肺炎诊疗中医药专家组组长、武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旭成

自豪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

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胜利来之不易。回首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日子,我百感交集。

1月25日至3月20日,武汉市中医医院是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医院。那段时间,我忙于参与制定各级中医药防治预防方案、深入隔离病房开展诊治工作方案讨论、四处巡诊等,每天十分忙碌,但并不觉得有多累。直到我院患者清零的那一天,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疲劳。

此次疫情中,中医药诊疗的参与力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在救治的不同阶段都取得了成效,作为一名中医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我院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中药使用率达到100%,临床治愈效果良好。

实践证明,中药能显著减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危重症的发生率;中医药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对于恢复期患者,通过中药、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可起到活血、化瘀、散结的作用,有助于恢复体力、改善咳嗽、促进吸收、减少粘连。

如今,我仍致力于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工作中,希望通过中医药手段帮助更多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更好地康复。

相关阅读:
2020年4月26日0时至24时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城市精细化管理系列报道③|用“绣花”功夫雕琢东莞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