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融入健康理念建设更舒适的人居环境
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人们更好地生活?在4月25日的联组会议“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健康城市的建设水平”会场上,政协委员们基于各自的专业背景、调研走访、深入分析,围绕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好的设施和系统需要专业的人、规范的管理,才能发挥好的作用。”台胞界别的陶骏委员认为,疫情防控暴露出我市在公共卫生应急体制、公卫人才培养、法律制度执行、医疗卫生设施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如何化危为机,相关部门应专题研究分析,加快提升我市医疗卫生设施体系建设。致公党界别的王其委员认为,可以学习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建立基于社区的医疗防御快速体系。杭州目前各街道都有社区医院,同时全杭州遍布有2000多家各类中医诊所(医馆)和811家民营私人诊所,用好这些资源,既能减轻大型医院的负担,同时又能让老百姓实行就近就诊和防疫。
对于城市而言,什么样的发展是“健康的”?民进界别的王玮委员认为,城市郊野公园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个低碳、节约、原生态园林植物理念配置的城市郊野公园,能够促进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工会界别的倪小蒙委员则从城市绿化的角度来考量,一要拓展城市绿地的防灾功能,构建城市的抗灾预备地;二要减少城市绿化对群众的影响,比如春季的柳絮等致敏物问题。针对改善城市河道水质问题,科协界别的黄成臣委员提出,加强河道巡查力度的同时,要做好城市污水管网的运行维护工作,建设与杭州城市发展相匹配的污水处理管网并适度超前。
老旧小区改造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一环。科协界别的方旭慧委员给出建议,结合未来社区设计导则,把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同时,要加大小区公共设施改造力度,鼓励开展室内排水系统改造和加强小区公共给排水管网改造。九三学社界别的项晓明委员建议,在未来社区建设中,要有意识地增设室外公共活动空间。
垃圾分类是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致公党界别的何影委员提出,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统一强制的规范性作业标准,同时要转变目前“重末端、轻前端”的垃圾管理模式,通过政府、公众、行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将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工作抓细抓实,倡导杭州绿色的生活方式。
在会上,政协委员们从生活实际出发,讨论话题“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为推动健康宜居建言献策。市园文局、市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市建委的相关负责人对委员们提出的焦点问题作了回应,并表示会把问题带回去,认真研究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