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都开启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
去年我市作品著作权登记数量同比增长15.14%
知识产权宣传创意海报成都市版权局供图
知识产权宣传创意海报
在去年举办的第六届成都创意设计周上,极具成都特色的文创IP等项目吸引市民前来观看成都日报摄影部供图胡大田摄影
“总有一首原创,让你意犹未尽”“一千个日夜,只为称心顺手”……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成都市版权局以一系列创意海报“打头阵”,启动了主题为“强化版权治理,优化版权生态”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呼吁尊重原创,创新发展。
正在加速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的成都,近年来不断完善机制、激励创新、搭建平台,公众版权意识不断提升的同时,版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稳步提升,支柱产业优势明显。
A
版权服务
年度版权授权转化达1800万元
“好美呀!”“原来羌绣还能这么做设计。”去年10月,在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上,“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主题展览首次亮相就吸引了大量观众。更令人赞叹的是,这些美丽的羌绣作品还在国际一线品牌产品中使用。中国非遗与国际品牌“牵手”,成都搭建起版权保护的“桥梁”。
成都,作为全国首个版权示范城市,在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同时,推进版权保护的脚步从未停止。记者从成都市版权局了解到,2019年,完善了56家版权服务工作站,实现版权公共服务全覆盖,提供版权咨询14万次、版权宣传350余次,版权登记服务4.2万件。成都全年作品著作权登记7.6万件,同比增长15.14%,位居四川省第一;成都市软件著作权登记4.5万件,同比增长29.7%,位列全国第六。2019年成都市获奖优秀版权作品覆盖文字、美术、摄影、影视、音乐、设计、软件7大领域,实现年度版权授权转化达1800万元。
创新机制推进版权登记工作的同时,成都市版权局还与公、检、法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统筹社会监督共治。开展“剑网”“双打”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电影、新闻出版侵权行为,成功侦破国家四部委挂牌“9·25”大案。成都市版权局荣获国家级“2018年度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一等奖”。去年,成都市版权局还首次在新媒体开设“版权故事”“企业话版权”专栏,发布版权专题报道30余篇。组织开展全市“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牵头40家网络平台发起禁止网络侵权盗版倡议行动。
B
纵深发展
成都数字版权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自2016年四川省全面实行免费登记制度以来,成都市版权作品登记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为成都市版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版权在成都各行业的影响力凸显,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提供了积极支撑。
随着版权服务的不断完善,截至目前,成都市拥有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基地)3个,国家级版权示范单位1个,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1个,市级版权示范园区(基地)创建单位3个,市级版权示范单位31个,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蓝顶艺术中心、浓园国际艺术村、东郊记忆等文化创意设计产业聚集区,在成都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并在业界享有一定的声誉。
在2019成都国际数字版权交易博览会上,冲出一只“斑马”,让全世界看到解开数字版权产业难题的成都“钥匙”,也看到成都版权产业聚合发展的澎湃力量。“斑马”数字版权综合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实现从生产端到需求端的版权内容直供,以创新性的商业模式,突破传统版权交易方式的诸多限制,有效盘活版权资产,实现“阳光交易”,提升数字版权价值,激发数字版权产业活性,构建全新的数字版权产业生态,推动数字版权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常务理事、智慧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宋晓伟评价说,成都的数字版权,在全国是走在前面的,比如说“斑马——数字版权综合服务平台”,它用到了核心的技术,包括区块链,说明成都的做法在全国都有示范和牵头作用,值得学习。
C
国际交流
加强版权领域合作版权产业迎新突破
“我在成都看到了内容和数字平台两个行业,结成了中国数字版权产业联盟,这体现出内容和平台两个行业在共同努力,维护版权产业的生态。”在2019成都国际数字版权交易博览会期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西尔维·福尔班给了成都积极的评价。近年来,成都版权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发展势头迅猛。随着数字内容产业的蓬勃发展,数字版权产业正向成都聚集,为成都版权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爆笑虫子、海绵宝宝、安迪·沃霍尔……2018年11月,我市首次举办“天府好版权”授权展,吸引了多国知名IP,金熊猫创意设计奖、金慧奖获奖作品以及成都优秀版权作品共60余个版权品牌(机构)、1000余件作品参加授权展示。组织邀约美国迪士尼等86个专业买家团,开展商贸配对68场,其中成功配对9场,交易金额达7910万元,28场达成意向合作。
2019年,成都继续探索数字版权交易和版权保护,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召开“成都国际数字版权交易博览会”,率先在全国创新举办数字版权交易展,打造国内数字版权交易的第一品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版权保护提供了经验和智慧。
成都还承办了由国家版权局、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主办的“2019年中韩版权研讨会”。中韩双方进行了版权政府间会谈,交换版权立法、执法及产业发展最新进展,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与大韩民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交流合作协议》,为深化中韩版权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成都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活动将围绕当前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与行业发展,结合趣味传播、行业与产业资源,通过创意短视频和长图、“以案说法”云课堂等多种新颖独特的宣传形式,展示版权产业发展成果,营造版权保护与创新的良好氛围。(记者李雪艳)
相关新闻
我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呈四个特点
成都中院受理知识产权案占全省近七成
日前,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19年成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19年成都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745件,审结7190件。成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呈现出4个特点:一是案件数量持续增长,2019年,成都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较2018年的6306件增长了2439件,增幅达38.68%,其中,成都中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6000件,同比增幅达44.70%,受案数占全省知识产权案件总数近七成。二是大额案件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成都法院2019年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涉诉标的额约13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了44.40%。三是受案领域继续拓展,2019年,成都法院首次受理了两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合同纠纷案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进一步拓宽。四是质效好精品案件多,收结案数同步大幅上升,服判息诉率与2018年持平,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平均审理周期较2018年降低了30余天;2019年,有1件案例入选全国法院优秀知识产权审判案例,1件案例入选全国法院系统2019年度优秀案例分析。
据介绍,2019年,成都法院注重技术案件司法保护,促进科技创新进步。建立专家陪审员名录,收录42名专家陪审员,落实技术调查官制度、专家辅助人与专家证人制度,进一步完善事实查明体系。妥善审理商标版权类案件,营造良好竞争秩序。2019年商标版权类案件平均判赔金额42.91万元,较2018年的11.28万元增长了280.4%,进一步提高赔偿数额,加大保护力度。进一步推进要素化审理模式,高效快速化解纠纷;将快审机制适用范围扩大到涉作品表演权、外观设计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侵权等案件,降低类案维权成本;统一判赔标准,确立裁判规则,发挥审判指引作用。(记者晨迪)
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成都知识产权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收官之年,加快知识产权布局谋篇,找准站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更好基础意义重大。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0)》。成都市知识产权局出台了《关于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20条》。2019年来,我市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等建设,创新性开展了工作,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成效,逐步由高速增长阶段跨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成都知识产权发展步入“快车道”。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15.18%
据最新出炉的《2019年成都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专利授权量持续增长。全市专利授权5077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179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2201件,同比增长17.27%;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8件,同比增长15.18%;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260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1336件。
全市中国驰名商标累计达125件
商标申请注册量平稳增长。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新申请注册商标17.55万件;新增注册商标13.97万件,同比增长33.32%;累计有效注册商标达50.46万件,占全省总量的60%;全市中国驰名商标累计达125件。
成都特色地理标志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全市地理标志产品、商标达77件,同比增长7%,其中地理标志商标31件,地理标志产品46件。地理标志产品从业企业1000余家,地标产业总产值约263亿元,年出口总额超7亿元,成都特色地理标志产业有效带动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乡村振兴。郫县豆瓣等7个地理标志荣登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百强榜。
著作权登记总量同比增长20.09%
著作权登记量质双升。2019年著作权登记总量121303件,同比增长20.09%。其中,作品登记76778件,同比增长15.14%,位居全省第一(文字、美术、音乐艺术、影视、设计等重点领域作品登记之和达58789件,同比增长15.24%);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44525件,同比增长29.7%,位列全国第六。
成都海关关区企业在海关总署海关知识产权系统新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47件,累计有效备案268件。其中,商标权备案260件、专利权备案5件、著作权备案3件。(记者刘浏)
成都出台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20条
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4条措施:1、鼓励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促进高质量发展,对国内发明专利给予授权资助和缴纳年费的资助;2、企业实施海外市场布局,对获得国际授权的发明专利给予资助;3、国际注册的商标给予资助;4、进一步推动地理标志发展,对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给予资助;对获得国际互认互保的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国际注册成功的给予资助。
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7条措施:1、引导企事业单位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提高规范管理水平,鼓励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并持续规范运行,对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单位给予资助;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单位给予资助。2、对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运营中心以及国家部委认定的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知识产权功能园区给予资助;3、围绕新经济发展和产业功能区建设,服务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承担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的单位给予资助;4、鼓励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实施精准专利导航,对承担专利导航项目的单位给予资助;5、鼓励产学研结合,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对我市企业购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发明专利,并实施转化形成产业化应用的给予资助;6、支持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向金融机构融资,给予出质人或其同意的借款人相应资助;7、对中国专利奖、中国外观设计奖、中国商标金奖等给予资助。
促进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5条措施:1、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对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点)给予资助;2、对企业购买的专利、商标执行保险以及专利、商标被侵权损失保险等险种给予相应资助。3、鼓励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调查的入库机构和个人发挥专业化作用,给予援助机构和专家相应资助;4、加强维权援助服务,支持企事业单位主动维权,解决专利、商标等侵权纠纷,给予维权企业和机构相应资助。5、鼓励举报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给予举报人相应奖励。
促进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4条措施:1、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业化、综合化发展,对提供项目在我市经批准设立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实现交易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给予资助;2、对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来我市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服务机构给予资助;3、鼓励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壮大,对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引入、培养的中高端人才给予资助;4、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入、培养的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人才给予资助。(记者刘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