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业农村部:非洲马瘟境外传入风险高 病死率可达95%

原标题:农业农村部:非洲马瘟境外传入风险高病死率可达95%

新京报讯(记者杨亦静)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期我国周边国家首次报告发生非洲马瘟疫情,疫情传入风险较高。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做好非洲马瘟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警惕境外传入风险,密切关注境外疫情动向,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据悉,3月底以来,泰国农业合作部多次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报,其呵叻府、巴蜀府、春武里府先后发生非洲马瘟疫情。最近疫点离我国边境直线距离不足800公里。《通知》中称,据专家分析,我国已在国内检出非洲马瘟传播媒介昆虫,疫情传入我国的风险较高,我国马属动物均易感,从业人员对该病认知有限,疫情传入我国后的暴露风险高、后果和损失将非常严重。

非洲马瘟是由非洲马瘟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库蠓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主要症状为发热、皮下水肿和病毒血症,严重时伴有组织和脏器出血,马属动物中马最易感,病死率可高达95%,骡驴次之。

《通知》要求,西南、西北边境省份畜牧兽医部门要与海关、林草、边防等部门密切协作,强化联防联控,严防非洲马瘟疫情传入。

《通知》强调,一旦发现马属动物出现非洲马瘟临床症状,或大量发病死亡等情况,要立即隔离发病马属动物、密闭存储死亡马属动物,限制同群马属动物移动,采样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检测,并按照快报要求做好疑似疫情报告,开展媒介昆虫消杀等工作。

同时,对符合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呈阳性的,应认定为确诊疫情,要立即开展疫情处置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在非洲马瘟病毒病原学研究方面,《通知》要求,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单位要深入开展非洲马瘟病毒病原学研究,加强快速诊断等技术研究储备。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要组织开展有关非洲马瘟疫苗种毒匹配性分析,组织具备条件企业紧急生产、储备相应数量应急用疫苗。同时各地要确保省级、地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具备非洲马瘟病原学检测能力。

新京报记者杨亦静

责任编辑:杨杰

相关阅读:
耿爽喊话蓬佩奥:不要以为表态加个“可能”就可以任意栽赃 野生大熊猫现身陕西东凉公路 秦岭大熊猫廊道建设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