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数千高校学生“被就职”:如果没有个税APP呢?

原标题:数千高校学生“被就职”:如果没有个税APP呢?

数千高校学生“被就职”:如果没有个税APP呢?

▲某学生查询个人所得税APP,发现自己“被就业”,名下收入合计为36380元。图/新京报网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等高校的数千名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人所得税App上有陌生公司的就职记录。此外,有类似遭遇的还包括湖北武汉、山东青岛、安徽滁州等多地的高校学生。税务人员称,很可能是学生信息被企业冒用,以达到偷税的目的。

这么大规模高校学生“被就业”,确实让人震惊。但这未必是近段时间才扎堆出现的“新现象”,而很可能是存量“老问题”在眼下这节点上得到了聚焦——就在近段时间,个税年度汇算在个税APP上可查,很多人是据此才发现自己“被就职”。

换句话说,倘若不是个税App的出现,学生可以便捷查询自己的税务信息,恐怕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莫名其妙的“工作履历”仍然蒙在鼓里。

有税务人员表示,这种“被就业”对学生的未来就业不会产生影响。但那些“被就业”的学生,平白无故多了一条工作履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彻底删除,不排除仍可能对学生就业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学生个人隐私信息出现的“风险敞口”,可能导致其他更多学生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问题,让当事人防不胜防。

所以,对于高校学生“被就业”的盛行,有关方面一方面对于受害学生的申诉,要高效纠正、积极处理,对涉嫌偷税的涉事企业依法严厉处罚;另一方面,要查清学生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渠道,切断背后的利益链条。

种种迹象显示,这些“被就职”背后的信息泄露,很有可能是“内部人”作案。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仅这一个学院,受害学生就超过800人,甚至有些班级的大部分学生被入职到同一家公司。在其他学校,也常常出现整个班整个班学生被就业的现象。如果不是涉事学校出现了内鬼,受害人恐怕不可能如此集中。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问题则更明显不过,该校部分学生提供的证据表示,学院的一名岳姓老师以提供兼职为名义,“盗用”他们的个人信息,并用于公司偷税,共涉及一百多名学生。

不过,与学生对“被就职”的恐慌焦虑相比,部分学校对此问题的处理似乎有些漫不经心,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发生老师骗取和盗用学生信息的丑闻后,涉事校方迄今都未公布针对该老师的处分结果;虽然表示在积极联络有关公司,但没有及时报警,对类似问题展开深入调查。

对于这类很可能存在“内部人”作案情况的学生“被就职”乱象,涉事高校显然不能模糊和淡化处理,以“捂盖子”的思维应对。盗用个人信息,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如果涉及高校老师和工作人员,则更不能容忍——这样的监守自盗,已经触犯了教师职业伦理的底线,辜负了学生的信任。教师队伍中一旦出现这种害群之马,就当毫不犹豫采取零容忍态度。

高校学生“被就业”泛滥,也给相关部门提了个醒。学生隐私保护,需要进一步扎紧篱笆。对于此类问题,除了加强打击和查处之外,高校需要完善学生信息的保护机制,做好风险提示,避免有人从中钻空子。而高校和税务部门之间,也急需破除信息隔阂,建立起畅通的反馈和沟通机制,这样才能从源头掐断学生“被就业”的利益链条,避免受害者在事后陷入维权的困境。

□于平(媒体人)

编辑胡博阳实习生张晓雨校对何燕

相关阅读:
GDP仅差23亿元:2020年重庆会超越广州吗? 台湾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为“敦睦舰队”磐石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