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公共卫生安全不容外卖“新手”试错
近期,外卖骑手健康证明造假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无独有偶,笔者所在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近期办理了一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患有肺结核,却长期在美团外卖从事众包骑手工作——是众包骑手没有进行健康体检?还是健康证明造假?笔者遂对外卖骑手的健康资质一事进行了检察调研,发现外卖平台真正的食品安全风险既在于对假证审核上无能为力,更在于为扩张骑手队伍而在制度设计上对“黑骑手”的默许纵容。
外卖平台骑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台的专职骑手;另一种是平台为解决用餐高峰运力不足问题,临时招募的兼职人员,也就是所谓的众包骑手。需要通过平台上传健康证明的,正是临时接单的众包骑手。因为专职骑手和众包骑手都是使用平台统一提供的服装、头盔和配送箱,消费者根本分辨不出来刚刚递上饭菜的外卖小哥究竟是平台雇用的专职骑手,还是刚刚从公司下班的职员,或者是马上要去教室上课的大学生,甚至是失业在家的传染病患者。消费者信任的并非一个个单独的骑手,而是平台对骑手身份的审核把关。然而,平台的所作所为又是否对得起这份信任呢?
虽然外卖骑手是否属于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还有一定的争议,但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为了避免法律风险,在招募众包骑手时均设置了健康证明审核的环节,并借以向消费者表明业已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内控机制。
事实上,假健康证泛滥倒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外卖平台。自2018年起,各地疾控中心根据“放管服”的改革要求,不再承担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健康证明由定点医疗机构办理。健康证由行政许可事项转变为社会服务后,由于配套制度没有跟上,反而产生了管理和使用上的混乱。在全国范围内,健康证至少有卡制、本制、纸制、电子四种类型,而各地的编码方式又不统一,除了颁发机构外,基本没有其他公开查验渠道。外卖平台也不可能对接各地医疗机构的数据库进行自动审核,仅凭审核人员的经验,的确很难通过外观判断真伪。笔者梳理发现,仅2019年吴中区检察院就办理了3起伪造、使用虚假健康证的案件。
不过,即便监管部门搭建了统一的健康信息核验平台,消除了假证的生存空间,外卖平台自留的诸多后门如果不堵上,这套风险内控机制仍然是徒有其表、自欺欺人。
首先,平台为了吸引众包骑手注册而推出“新手期”玩法。平台当然希望招募更多的骑手,来消化更多的订单。除了跑单奖励或者职业保障外,入职门槛也是影响骑手注册的关键因素。虽然健康证的申领标准并不高,费用也不贵,但整个流程走下来也要一周左右。或许正是不想让上传健康证明把一些“试玩”的骑手拒之门外,外卖平台通过“新手期”暗降了入职门槛,如美团众包规定骑手注册后前30天内不需要提供健康证明就可以抢单,而饿了么旗下的蜂鸟众包也对新骑手提供“N天免健康证接单特权”。“新手期”实则是平台默示放弃了对骑手的食品安全管理,如果新骑手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已经患有传染性疾病,与商家和消费者频繁接触,“新手期”就极易转变为公共卫生的“危险期”。
此外,平台对众包骑手“罚酒三杯”式的惩处机制也可谓是聊胜于无。且不说“新手期”的玩法是否站得住脚,如果平台在“新手期”结束后强制要求骑手上传健康证,也能让公众卫生安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而笔者却发现,美团众包在“新手期”结束后,只限制骑手同时接单数量不得超过3单。对众包骑手来说,每天的接单仍然没有上限,不过是多跑几趟路,效率低了些而已。这种不痛不痒的做法很难实现对无证骑手的惩戒,导致大量“黑骑手”游离于卫生监管之外。
每当有骑手的负面消息曝光,外卖平台处理起来貌似也是毫不手软,“发现一起,封杀一起”。为什么事关健康证的问题,平台却迟迟未作正面回应?其实这些问题,外卖平台未必不清楚,对自带互联网基因的他们而言,从技术上封堵这些漏洞并没有什么难度,归根到底恐怕还是舍不得扩张骑手规模产生的利益。
外卖平台有权制定内部规则,但是无权拿公众冒险。健康证明审核本可以起到公众卫生安全风险筛查的功能,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为就业者着想。这个环节无论对“新手”还是“老手”的重要程度都并无二致。平台如果抱着侥幸心理,拿公共卫生安全来试错,要么不出事,要么就出大事。尤其是现阶段公众对于公共卫生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旦某个无证、假证骑手在跑单中引发传染性疾病扩散,就容易酿成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
面对蓬勃发展的外卖市场,平台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都红了眼,但是也不能只顾着发展骑手规模,等到占领了市场再想着解决问题。
希望外卖平台能够同等落实对众包骑手和专职骑手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取消“新手期”设置,将健康证明作为入职前置条件。在统一的健康信息核验平台建立之前,先与属地疾控机构合作,对在职的骑手资质全面清查,以“零容忍”的态度直接封杀无证、假证骑手。先把队伍扩张的步子慢下来,把骑手的素质提上来,平台在未来的竞争中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系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