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中美家庭“拉扯”的留学生:“美国老爸”看淡生死亲生父母让我赶紧回家
凌晨五点,美国丹佛国际机场。20岁的小顾(化名)攥着机票,坐在空旷的候机厅。没有同伴,没有家人,小顾独自等待着六点去往洛杉矶的航班。
关闭的业务窗口,变换的航班信息,不远处,数名未戴口罩的美国医护人员低声交谈。略带困意,小顾拿出手机,莫名地想把这一幕拍下来。
3月中旬,美国各州相继关闭学校、餐厅和酒吧。身在科罗拉多州的小顾久未收到复课消息。不少同学外出旅游,但小顾和众多中国留学生却不约而同地待在寄宿家庭,这是千里之外中国父母的叮嘱。
过去一个月里,小顾受到原生家庭与寄宿家庭的观念“拉扯”。中国妈妈说,美国疫情很严重,先回国;住家爸爸说,人生而会死,不必担忧,留在美国更安全。
如何选择?20岁的小顾还无法分辨,因为这不是一场值得争辩的罗生门。在他看来,无论是生他养他的亲生父母,还是照料他两年、无微不至的住家父母,都对自己怀抱真诚的善意与关怀。
经历了情感与理智的反复抉择后,小顾婉拒了住家父母的挽留,决心回国。
在美四年:
孤独与温暖交织
住家“妈妈”为我学做中餐
四年前,初中毕业的小顾告别父母,前往万里之外的美国旧金山入读语言学校。在这里,他度过了初到美国、语言不通的数月艰难时光。来美前的兴奋和好奇很快被枯燥的生活磨灭,小顾需要每天骑车三个小时往返语言学校进行学习。
收到高中录取通知书后,小顾回国办理好相关证件,又独自前往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完成高中学业。“当时赴美我抱有很大期望,但后来渐渐发现生活还是挺单调的。我身边的大部分留学生都希望日后回国。”
好在,寄宿家庭给了身在异乡的小顾许多温暖。他亲切地将寄宿家庭的男女主人称为住家父母。两年相处下来,他们相处很不错。“我的住家妈妈是个50多岁的韩国人,住家爸爸是美国人,今年已经73岁。他们有个30岁的女儿,现在韩国当教师,平时我们就像一家三口。”
小顾记得,初来乍到时,住家妈妈为了拉近彼此距离,曾多次为他学习烹饪中国料理。“她有做过煎鱼,但不知道怎么去鱼腥味。她总是尽力给我炒自己认为有中式味道的菜,其实她做的中餐不是很好吃,但她试着做了很多次。”
长期相处,住家父母对小顾的喜好了若指掌。知道小顾喜欢吃橘子,就算在疫情期间,住家父母也会在门庭若市的超市门口排上20分钟长队,给这位来自中国的住家儿子买回他喜欢吃的橘子。
疫情告急:
物资遭哄抢
第一次有了回国的想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继意大利之后,美国疫情发展告急,确诊人数不断攀升。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采取一系列应对疫情的措施。
3月下旬,小顾的学校已停课一周,不同于美国同学,中国留学生们基本待在家里。“我期间去过两趟超市,超市里的卫生纸、口罩等用品被抢光了,那时候我有点恐慌,比在中国的亲人恐慌得多。”
当地超市生活用品被抢购一空
疫情扩散之后,小顾妈妈十分担心远在美国的儿子,先后邮寄了许多口罩给他。但此时的小顾,第一次萌生了回国的想法。“美国民众的防护意识较低,加之现在确诊人数上涨得太快,一天几千例让我们很害怕。”
据小顾统计,学校中的三个中国留学生都有回国的想法。“毕竟美国不严控,我们很恐慌,此外还有歧视华裔的事件。虽然回国很艰难,但在国内的确更有安全感。”
小顾回忆,当时美国民众普遍没有把防护放在心上,就连去超市抢购物资时也不会佩戴口罩。“不重视,各大景点也没有关闭。”
此时,小顾没有想到,自己还将面临中美家庭一系列隐藏在日常生活下的分歧。
住家爸爸:
人生而会死,不必担忧
疫情危急,父母不断打来电话,询问小顾的情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住家父母对疫情的态度。住家爸爸认为,人生而会死,不过时间早晚,生病而死也不失为一种正常的死法。“他不惧怕死亡。我虽然不赞同他的观点,但也没和他争论,只是跟他说,死亡时刻未到,可以尽量拖延。”
“我妈妈说他在乱讲,我觉得可能是文化认知差异。”小顾有些不忿,却也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但很快,住家父母对疫情的认知又与小顾产生了分歧。“他们认为,我可能已经得过新冠肺炎了,我们全家不排除已经拥有了对新冠肺炎的免疫力。”
2020年1月6日,小顾从中国返回美国后突发高烧,连续治疗一周才恢复健康。“一回去我就发烧了,一直在吃药,最后发烧了一个星期才好。所以我的住家爸爸说我可能已经得过病(新冠肺炎)了,治好后我拥有了免疫力,进而我们全家现在也都拥有了免疫力。”
对于住家父母的说法,小顾依然不太相信,但他本能地保留着怀疑,并未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口。
看着住家父母不戴口罩,每天清晨依然外出散步的身影,小顾心中有些无奈,有些难过。下意识地,他隐隐感觉自己已触摸到与住家父母的分歧边缘,但双方却始终默契地回避着彼此的锋芒。
决定回国
机票价格翻了14倍,婴儿也在等待补位
自3月下旬起,小顾开始留意航班信息,在此之前,学校有通知会延迟毕业典礼,害怕对升学造成影响,小顾迟迟不敢订票。“后来副校长说留学生们可以回国了,我们才开始买票。”
此刻,平时飞往中国需要五千余元的机票,已迅速飙升到七万余元,整整翻了14倍。
“还是想回去,家里想让我撤侨时回来,但后来发现确诊人数上升得太快。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买了机票。还好买得早,后来很快涨价了。”
买票后,小顾向住家父母告别。临行前,他们紧紧抱住小顾,眼眶逐渐湿润。“他们让我注意身体,欢迎下次回来,说会来中国玩,还说会为我祈祷。”
美国时间4月12日凌晨三点半,住家爸爸唤醒小顾,驾车前往机场。室外下着雪,73岁的老人想努力看清满是冰花的车窗外的道路。
六时许,小顾登上了前往洛杉矶的航班,机舱内不到十位乘客,未戴口罩的空姐与旁人随意交谈。小顾昏昏睡去,约三小时后,飞机降落洛杉矶国际机场,在这里,小顾见到了许多中国同胞,他们都戴着口罩。
空姐未戴口罩与乘客交谈
航班时间是23:50,小顾需要在机场等待16个小时。登机前,需要进行体温检测。“拿着登机牌排队测体温,超过了37.3度,就会被刷下,绝对不允许登机。”
被刷下的乘客需要等待体温降下、前方空缺才能补位登机。
回来后,小顾说
“真的像逃难一样,回国了就放心了”
“真的像逃难一样。”洛杉矶-广州航班上,机舱内基本都是中国留学生。14个小时的飞行结束后,飞机终于落地广州。小顾和乘客们分批下机,接受核酸检测。
洛杉矶国际机场登机
落地广州
住家父母打来视频电话,询问小顾是否安全抵达。“回来的过程很坎坷。还是想回国,更有安全感。”
小顾认为,如美国住家父母般不戴口罩,每天外出散步的行为在国内不可能发生。“说得真实点,如果得病的话,在国外几乎是排不上你的。他们真的是选人去救的,如果说你无依无靠或者年纪大了,很有可能会被放弃。”
4月14日中午,乘客们由医护人员陪送,乘坐大巴到广州某酒店进行集中隔离。按照安排,小顾将在酒店隔离十四天。家人很快得知了消息,“妈妈说她放心了,我也觉得回国了就放心了。”
小顾在浴室取下口罩,镜子里的自己头发有些乱,耳朵被勒红了。他打算好好睡一觉,正式开始自己的集中隔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