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决战脱贫攻坚 竹林里砍出幸福路

原标题:决战脱贫攻坚|竹林里砍出幸福路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近日,在湖南省炎陵县策源乡竹园村贫困户蓝德胜家,后山响起了“当当”的砍竹声。县纪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罗建群找寻着蓝德胜的身影,给他送去了几副棉线手套。

“老蓝,砍竹子磨手。我给你送手套来了!”

“你这送得太及时了。这几十亩长成的竹子都得砍了卖掉,等过段时间新笋长出半人高,竹子就不好砍了。”

44岁的蓝德胜现在老是乐呵呵的,但在三年前,他却是竹园村怨言牢骚最多的贫困户。因妻子残疾,儿子有先天性心脏病,他无法外出务工,全家只能守着竹山过日子。

“破破旧旧房几间,清清苦苦过个年”。蓝德胜曾请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自家大门上,既是自嘲,也透露了许多无奈。

在竹园村,像蓝德胜这样致富无门的贫困户不在少数。竹园村位于罗霄山脉深处,1700米的海拔,山高水冷使得这里的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生长缓慢且产量不高。唯有漫山遍野的竹子是全村152个贫困村民脱贫的指望。

“就是这样一个靠山吃山的地方。在扶贫工作队进驻前,村里没有一寸水泥路。”罗建群说,村民靠竹子谋生,但山里却没有农用车能走的路。砍竹子全靠人背肩扛,一个壮劳动力一天也只能砍10来根竹子背出山去卖,起早贪黑一个月,收入也就1000多块钱。

路不仅是竹子的销路,更是贫困村民的生路。为了解决路的问题,罗建群与扶贫工作队四处筹集修路资金。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全村10个村民小组之间就修建了12.8公里的通组水泥路,数千亩的竹山中开辟了22公里的农用车便道。

村民脚下的路通了,但心里脱贫的“路”还没通。为了让这偏远山区贫困村摆脱长期对政策扶贫的依赖,使脱贫由政府“输血”变为自身“造血”,罗建群和同事们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想方设法引导当地能人在村里开办楠竹加工厂。

“在贫困村里办企业,大家顾虑特别多。”罗建群说,有的村民担心竹产品加工出来没有销路;有的村民担心建厂用地批不下来;有的村民怕政策会变,设备砸在自己手里。

为了把大家的顾虑解决在办厂之前,罗建群吃透政策文件,协调办厂用地、筹措加工设备、奔走产品销路。心中有底后,罗建群又带着“答案”上门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那时候罗队长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在村里到处走访。就是反复给大家讲,为什么要办企业,怎么办企业,有时候在村民家聊到晚上12点才走。”竹园村村支部书记孟新德说。

终于竹园村建成了两个楠竹加工厂。楠竹加工很快成为全村的经济支柱产业,竹子变成了生财的“金疙瘩”,一直靠“输血”的贫困村终于有了“造血”的能力。

孟新德说:“现在是产竹子的时节,村里竹子每天产量有30多吨,加工厂按550元一吨收购,光这项就使全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提高到了5000元。在楠竹加工厂工作的贫困户,每人每月还有3000元工资。”

砍竹子的路修好了,脱贫致富的路也铺好了。“现在只需削掉竹节上的旁枝,就地往山坡下一推,竹子顺势就滑到了农用车进山的便道上,用车装着直接卖给村里加工厂。我现在一天能砍二百多根竹子拉出去卖。”蓝德胜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去年,他还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四处漏水的旧房修缮一新,红瓦白墙,明窗净几。

像蓝德胜家这种幸福的小日子,现在的竹园村已随处可见了。在县纪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竹园村摘掉了穷帽,目前全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5500多元,比工作队进驻前翻了一番。(通讯员廖培)

相关阅读:
国资委推出系列政策措施 支持央企深化改革 4月18日江苏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