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青区:深入开展扶贫助困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原标题:西青区:深入开展扶贫助困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按照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市纪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西青区纪委监委结合区域实际制发了《关于2020年开展扶贫助困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持续强化扶贫助困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有力推动各单位严格落实党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为如期实现全面高质量小康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突出重点,扣题发力

聚焦西青区20项民心工程兜底济困项目、结对帮扶困难村、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等工作,认真盘点梳理,找准病灶、对症下药,确保取得真果实效。一是紧盯扶贫助困工作中“四个意识”不强、“两个维护”不坚决问题。重点治理政治站位不高、缺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脱贫攻坚方针政策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深入、整改不到位等问题。二是紧盯扶贫助困工作举措执行落实不到位问题。重点治理主体责任、监督履行不力,有关职能部门监管制度空转,对扶贫助困资金和项目管理不严,重分配、轻监管,造成资金闲置滞留甚至损失;对困难村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不到位,阻碍制约脱贫攻坚进程;有关纪检监察组织主动监督检查不到位,对存在的问题应发现而未发现,督促推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三是紧盯扶贫助困资金流转拨付、帮扶项目建设情况。重点治理通过伪造材料或冒用手段向低保五保、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惠民资金“动奶酪”、“伸黑手”问题;在扶贫助困项目分配、审批、招投标、验收等环节违规操作、优亲厚友等问题。四是紧盯扶贫助困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不担当问题。重点治理行动少落实差,热衷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贫困识别不坚持标准和程序,甚至出现“假身份”贫困户;检查考核验收走过场,发现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等问题。

精准监督,靶向施策

以问题为导向,坚决向扶贫助困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举旗亮剑。一是细化日常监督。通过调研监督、明察暗访、专项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深入项目现场、基层一线,查政策落实、查到户资金发放、查项目进展、查会计账目、查群众反响。二是发挥四级监督网络质效。深化“街镇纪(工)委监察组+村居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村居纪检监察员+村居廉情监督联络员”的前沿监督作用,直插重点项目、建设工地、田间地头、村居院落,广泛听取党员、干部和群众意见,深挖细查问题,推动全面整改。三是严格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推进巡察工作向村居延伸,发现问题快查快办、限期办结;做好巡视巡察监督的“后半篇文章”,综合运用整改约谈、检查评价、通报曝光、追责问责等有效抓手,推动整改见底见效。四是整合系列专项整治工作。找准工作结合点,将系列专项整治统筹安排、深度融合,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相结合,坚决查处违规决策、弄虚作假、表面文章等问题;与集中整治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相结合,严肃查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结合,对扶贫助困领域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严肃查处,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五是加强协作配合。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跟进掌握扶贫助困新政策新举措,推动工作任务落实;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结合职能部门大数据平台信息,以数据筛查助力线索发现、情况辨识,增强监督执纪问责的针对性、实效性。

压实责任,标本兼治

持续推动各级党组织把扶贫助困的政治责任牢牢抓在手中,加强统筹安排和具体指导。督促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推动检查,带动各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督促各职能部门从群众最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入手,制定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硬招实招,加强对下级系统和单位的指导推动,及时移送、高效处置在集中检查、督查调研、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形成严密高效的监管网络;同时,推动职能部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梳理、深入分析2018年以来扶贫助困有关工作中制度执行、责任落实、监督管理、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改进工作、完善政策、堵塞漏洞,推动专项治理工作制度化、成果长效化,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高质量小康。(西青区纪委监委丨责任编辑郭维瑾)

相关阅读:
绥芬河:四方面加强管理 保隔离点周边居民安全 谷雨时节 油菜结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