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金华市启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助力外贸企业稳员工强技能

原标题:金华市启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助力外贸企业稳员工强技能

来源:金华市人力社保局

为稳定外贸企业员工,金华市全面开展外贸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准备5000万元培训资金,通过在全市开展大规模的外贸企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职业技能水平,减轻企业用工成本,促进企业用工稳定。截至目前,该市已有26期外贸企业技能培训班开班,共有712人次参与培训。下一步,该市计划全年开设外贸企业技能培训班2000期以上,预计将培训员工5万人次以上。主要做法是:

一、推行项目制培训,实现在岗充电

一是创新培训形式。为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全面开展企业“项目制”培训,以培训合格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或者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等为主要补贴依据的培训,突破以往企业自主培训不能享受政策补助的限制,明确将外贸企业自主组织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纳入项目制培训,并按培训合格人次给予企业相应补助。4月9日,首期外贸企业员工技能提升项目制培训开班仪式在金东卓远实业公司启动,前后三期共有200余人次参与培训,累计可给予培训补助16万元以上。

二是量身打造课程。针对该市外贸企业工贸结合度高的行业特点,为企业量身打造以实操为主、理论为辅的培训课程,要求安排50%以上的实践操作课程,通过由车间主任、班组长、技术能手等带领员工在岗位上手把手指导培训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一批“升级版”员工。

三是灵活安排时间。为解决企业工学矛盾问题,培训时间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灵活确定,每期培训时间可相对较长,中间如有生产任务或者紧急情况,报备后即可变更课程。同时,建立培训质量检查制度,由各级人社部门组成检查组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培训时间不超过4天的至少检查1次,培训时间4天以上的检查次数不少于2次,确保培训实效。

二、落实精准化补助,减轻企业负担

一是设立专项资金。针对当前外贸企业经营困难的实际,在全市开展外贸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设立5000万元行动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外贸企业开展项目制技能培训,要求全市年内开展培训2000期以上,培训人次在5万人以上,通过“以训直补”的形式减轻外贸企业用工成本,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同时,严格落实国家、省减缓补政策,预计全市为9209家外贸企业减免及返还社保费3.6亿余元。

二是提高补助金额。首次将企业自主培训纳入技能培训补贴范围,对外贸企业组织的培训,给予企业每人每课时30元、最高800元的培训补助。在参加期次上,以往企业员工只享受1次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补贴,此次行动将每人每年培训补助享受次数提高3次,即每人次最高可拿到2400元的培训补助。

三是实行实名管理。为确保资金发放安全,制订相应管理办法,规定资金采取“先开班再核算后拨付”方式,明确企业在资金申报、使用管理中存在弄虚作假骗取补助的,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平台,以参加培训人员的身份证信息或社会保障卡信息进行培训报名注册,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防范企业弄虚作假现象,避免重复申领问题。

三、优化全流程服务,确保开班不愁

一是实施开班申报“备案免批”。为确保企业培训快速开班,打破“先批后训”惯例,对外贸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无需审批,只需填写培训申报表(附培训实施方案),经当地人社部门备案后即可马上开班。截至4月16日,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已备案通过企业培训班651期,共计1.5万人。

二是推动技能培训“校企联办”。为解决外贸企业自主开班经验不足、师资缺乏的问题,该市积极鼓励外贸企业培训“校企联办”模式,组建由各技工院校教师组成的服务专员队伍,上门进行指导服务,逐一制订培训方案,逐一进行培训指导。截至4月16日,已开班的26期培训,采用校企联办模式的有22期,占比达到85%。

三是推进培训补助“零跑直享”。实施技能培训补助申领一件事改革,建立技能申领经办平台,人社部门通过提前归集相关数据事项,实现培训各阶段数据“实时共享”,提前确认补贴资格、提前核算补贴,自动生成《企业技能提升补贴申领表》,经企业确认无误后,直接将补贴达到企业账户,确保企业第一时间拿到培训补贴。

省交通工程管理中心首度应用无人机开展安全检查 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打造高品质邻里中心 推进美丽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