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策补贴送上门服务企业促发展——复工复产,青海在行动
青海铝型材厂正在工作中的职工。董洁摄
青海万福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消毒水。钟倩摄
正在工作中的黄河水电职工。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经营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杨寿栋,最近心情轻松不少。
作为我省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之一,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他们目前已享受到了减免房租的优惠政策,省下来的一部分资金可投入到攻技术、树品牌等领域,目前还在积极申请相关金融扶持。
疫情袭来,无数像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样的市场主体,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如何为他们纾困解困?我省陆续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理清任务清单、政策清单、问题清单,压实地方的属地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商业的主体责任以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岗位责任,合力攻坚跑出青海企业商业达产达效和重大项目开复工的“加速度”。
“惠”风劲吹,温暖了万千市场主体,也点燃了他们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信心。
精准辅导送上门政策红利稳落地
基本医疗保险阶段减半征收落地情况如何?企业还有什么困难?
3月25日,省医疗保障局来到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精准宣传辅导,让企业早知晓、早享受,确保优惠政策又快又好落实到位。据了解,黄河公司在青海地区参保的43家单位每月可减少缴费一百余万元,2020年2月至6月减征5个月,预计可减轻单位负担约七百万元。
制定出的政策措施不能只是白纸黑字,必须精准对接,让企业明明白白。我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让政策红利稳稳落地。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成立三个督导调研工作组,深入西宁、海东、海西等重点地区解读政策、协调要素、解决问题。确定全省首批62户重点复工复产企业,一企一策、一题一议帮助企业尽快开复工。
西宁市成立的帮扶工作组持续深入各县区、各园区,就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予以指导,现场办公解决困难问题。每日收集汇总涉及重点项目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建筑施工开复工、农业生产、限上商贸流通复业、金融机构服务等保障情况和热点问题,为企业纾困解难。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对企业开工准备、原辅材料供应、外地务工人员到位、防疫物资筹备等进行逐一摸排,抽调相关部门骨干力量组成34个工作组,入驻34家重点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帮扶工作同时,全州各市、县、行委也派出帮扶工作组,采用“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全面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各类问题,为企业稳产复工提供要素保障。
青海江河源投资集团面临资金方面的难题。3月18日,省农村信用联社工作人员到江河源集团详细了解复工复产生产情况,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由省联社、西宁农商银行给予江河源集团复工复产贷款5000万元。
惠企政策落实到账面上,实打实;惠企政策落实到服务上,心贴心。
政府牵线搭桥打通壁垒促发展
4月8日,省工信厅、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在西宁市联合举办政银企签约会,推动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与我省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成功签署50亿元信贷业务合作协议。
3月27日,省工信厅已组织18家口罩生产和销售企业召开专题对接会,推动省内企业间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3月11日,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审批暨融资贷款签约启动会召开,融资贷款现场签约项目共16项,签约贷款额度138亿元。
……
尽管当前我省企业已基本复工复产,但受疫情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不足、渠道不畅仍将是影响企业复工达产的主要难点。近期,我省各部门多次举办此类对接会,通过政府搭建平台,为企业寻求资金支持,打通流通渠道,部门联动,各方参与,打破壁垒促发展。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2020年上下游产业对接工作实施方案》,以强化对行业重点企业协调服务为着力点,推动上下游企业间开展以产品、服务、技术等为内容的对接合作,在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复工的基础上,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降本增效,稳定全省工业运行。
省发展改革委与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开通全省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融资贷款专列”,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对于纳入“融资专列”支持的项目,由国开行青海省分行和农发行青海省分行按照银行自主审贷款、自主放贷的原则选择具体项目,通过急事急办等方式加快授信审批进度,保障金融供给,增加有效投资。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组织开展企业间、行业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间的上下游对接工作,协调天然气、电力及各金融机构出台各项措施,保障企业稳定高效生产。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对接会打破信息壁垒,搭建沟通平台,信息高效流通之下,企业复工复产节奏再加快、质量再提高。
巧借信息化手段助力企业复产达标
“本人为湖北籍人员,持有湖北健康码。现需要返回湟源县进行复工,请问是否能返回?”青海复工复产服务网上,此类留言屡见不鲜。
无需安装、操作简便、全程无接触、信息真实、数据可追溯。我省“信用健康码”自2月20日上线以来,有效解决了公共场所防控登记难题,实现了历史登记数据的追溯管理和统计分析。
除了精准防控,信息化手段也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强大助力,我省调动优质数字服务资源,用信息化手段,帮助企业复产达标。
省工信厅以信息化手段促进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及企业复工复产,协调软件开发公司,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重点地区、园区定制开发企业复工复产管理系统,通过线上复工登记、申请、审批,减少人员流动,压缩审批周期。
此外,省工信厅安排专项资金对在疫情期间因复工复产需要采购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监测等服务软件开展灵活办公的中小微企业,给予采购合同金额5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45.42吨次氯酸钠输送到消毒液生产企业青海万福康药业有限公司,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这批原料来自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政府相关部门对接下,青海宜化得知消毒液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需求后及时送货,解决了原材料供货不足的难题。
上下游企业产业链的打通要得益于青海税务部门的大数据分析系统,针对青海万福康药业有限公司原材料短缺问题,税务部门利用金税三期系统对省内原料生产企业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并对接原材料供应商,成功纾解企业难题。
惠企政策传递温暖,更传递力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作为复工复产的主体,我们有信心带领公司员工克服困难,加快企业发展。”青海江河源投资集团副总裁罗生明充满信心。目前,我省继续强化政策落实兑现力度,推动政策应兑尽兑、及时见效,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跑出加速度、跑出高质量。(钟倩)
视点短评
朝着复工达产“百分百”目标迈进
近段时间,我省复工复产工作成效显著,复工复产率已超九成,生产生活秩序已全面恢复正常。成绩固然可喜,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尽快朝着复工复产“百分百”目标迈进,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应成为下一阶段各区各部门的工作重心。
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看行动,根本在担当。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痛点”“堵点”多,针对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升服务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第一责任人,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全力以赴,确保按时间节点推进,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好政策只有真正落地才算数,这考验着各级政府部门的执行力。有关部门需要时刻与企业保持信息畅通,对政策落地效果加以实证,深入企业了解情况,确保优惠政策应享尽享;有关部门要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加大信息搜集力度,通过企业反馈,及时了解相关举措是否还存在不足,实时搜集企业意见,做好效果调研,为后续工作改进提供参考。
最后,工作创新必不可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我省涌现出一批好的做法,如“一号、一网、一端”精准解决复工难题、集中审批压缩审批时限,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等等。这些举措都是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员发挥服务创新性,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更多实质性保障。其他单位部门也能以此为参考,充分发挥大数据、信息化的作用,突破传统壁垒,通过群策群力,推出更灵活、开放的帮扶举措,助力企业复工达产。(钟倩)
故事传真
塔拉滩施工正酣
3月19日,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三塔拉的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电源2200兆瓦光伏和切吉乡1300兆瓦风电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机械化的光伏支架基础打桩机隆隆作响,风机基础钢筋被绑扎成鸟笼状,物资运输车辆排队卸货,5000余名工人忙而有序地进行着作业。
这是青海省和国家电投集团首批复工的重点基建项目,在这个繁忙施工现场的背后,是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条战线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考场,构筑起保安全、保发电、保经济、保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开足马力达产达效。
“目前,基础桩完成百分之六十左右,支架完成百分之十。基本能够按照原定计划在4月15号前完成43万根基础桩的施工。”负责I标段1000兆瓦光伏电站机电安装及土建工程的黄河电检公司副总经理芦彪说。
96万根钢管基础桩、850台2200兆瓦箱变、3座330KV汇集站、509台风机;涉及20多个省区的施工人员,10多个省区的设备制造单位,工期较原计划滞后严重……巨大的工程量加上疫情期间人员返岗、设备供货、物资运输等均被影响,要实现如期并网发电,困难可想而知。
自1月25日起,黄河公司党委书记谢小平每天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专题工作会议,成立了14个专项工作组,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并出台多项措施,形成了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政策合力,为有序快速复工提供了遵循和指导。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是关键。”面对着供货严重滞后、施工人员进场困难、设备运输受阻等问题,谢小平意识到只有打通上下游全产业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复产。一份份向上级汇报的文件、一通通和各级地方政府沟通的电话、一封封写给18个省区的37家企业设备厂家的“声援信”、一家家为返工人员承租的集中隔离酒店,15万只口罩、2000套防护服、6530公斤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储备,打通了绿色通道,让复工复产“活”了起来。
自2月13日复工以来,黄河公司复工率100%,复产率100%。1至2月份已完成基建投资27.42亿元,高峰期设备每日运抵施工现场超过350车次。为了追回疫情对工期的影响,预计7、8月份施工高峰期时,施工人员将增加到1.4万人。(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