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扬我国威”却搞出外交争议,这些带节奏的“流量党”,封号就完了?
全球疫情多变,舆情也扑朔迷离。近日,多个微信公众账号发布多篇以“X国为何渴望回归中国”“这个X洲部落渴望回归中国”等等为题的微信公众号文章,甚至引发外交争议。微信方面16日回应称,此类文章涉及夸大误导,目前已删除“渴望回归中国”类违规文章227篇,对153个公众账号进行封号处理。
一个多月前,一组以“疫情之下的XX国:店铺关门歇业,华商太难了!”为题的文章,刚在微信上刷过屏。“创作”它们的是名为“掌上瑞士”“掌上白俄罗斯”“掌上印度”“掌上都柏林”等60多个微信公众号,幕后是3个运营主体——当然,故事也都是编的,水准并不高,很快露了马脚,最终也得到了处理。
但在删文封号之前,这些由营销号批量生产的假故事,却一度收获不俗的“真流量”和数量可观的“真粉丝”;甚至在骗局被戳穿后,有人在谈论类似话题时,还在“深信不疑”。
靠散播谣言吃饭,当然要严厉打击,事实上几个月来,同谣言的“交战”,也属于“战疫”的一部分。各路谣言中,“回归中国”“华商太难”之类的算是极端范例,也许是因为表演得过于夸张,吹的牛过于离谱,“吃相”过于难看,大多数人还是能够及时识破。更值得当心的,其实是那些包装得颇为精致、有些真假难辨的谣言,和一些甚至够不上谣言的“妖言”。
舆论场上有一类招人厌烦的行为叫“带节奏”。有些热传的言论、文章,事实未必一概离谱,观点结论也像那么回事,其实在论事说理时玩了不少常人不注意的障眼法,又或者抢先站上某种“制高点”来“扯虎皮拉大旗”……说这类“妖言”更值得当心,是因为它们比那些一眼就容易戳破的谣言更容易大行其道。
比如前段时间疫情开始全球爆发时,常有些自媒体、公众人物甚至专业媒体机构利用公众情绪做文章,或是对他国处置情况大加嘲讽,借此“扬我国威”;或是放大一些诸如“某国要对我实施制裁”等等“坏消息”,激起舆论的义愤和担心。其中很多,不能完全说是空穴来风,但往往并未呈现完整事实,或是援引了一些来源不明的小道消息。
比如有些关于某国要将企业悉数撤出中国的消息,就是将个别人的言论观点,直接变成了“官方声音”;有些则是把国外信息聚合平台上来源不明的一段言论,直接当成该国“主流媒体”的“权威声音”。这类似是而非的东西,往往更容易导致舆论场上的过激反应,甚至影响判断与决策。
“营销号”造谣获利不是新事,“妖言惑众”也是如此。都知道,这背后有一套以流量套利的生意经。但不少人不断靠“带节奏”成功牟利,除了“盈利模式”在奏效,更有市场在帮忙。为了带起“节奏”,他们往往要研究市场和用户的“痛点”和“痒处”,针对“需求”来“精准投放”,并在投放中不断扩大“需求”。
哪些“节奏”容易“带”,哪些不容易,很多人心中有谱——情绪总是比理性更容易“收割”,剑走偏锋总是比有板有眼更容易“吸睛”,善于投大众情绪特别是某些极端情绪所好的言论往往比客观、全面的分析说理更容易“走红”,而仔细查考事实、还原现场、探知真相,比批量定制一些观点要来得难多了。
当信息的供给者深谙此道、持续供给,传播者、接受者也不加反思、泰然处之,“带节奏”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大多数普通民众并不掌握太多信息核验、信源求证等专业能力,此时受信赖的机构和公众人物如果不能出手相帮,反倒一起去蹭一把流量分一杯羹,去进一步助长“流量即利益”的大逻辑,事情就更糟了。
“带节奏”固然招恨,为了流量和眼球无所不用其极的行为也应当严惩,但除了解决“带节奏的人”,恐怕也要想一想,怎么让舆论场的“免疫力”变得强一些。这种免疫力,无外乎来自几个方面:监管者及时有效监管,传播平台充分履行责任,一套不唯流量马首是瞻的社会评价机制,更及时更充分的媒介素养教育,以及很重要的——对一些基本价值、基本原则、基本常识、基本信念的认知与坚持。
都说大变局下要用“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舆论场上也总有一些常识是不会变的,有一些“大道”也是不会变的,比如发展是硬道理,比如市场主体的感受最重要,比如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比如中国和世界唇齿相依,比如人类终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更不用说最基本的历史、人文、科学常识。
对它们的信念与坚持,就是最基本的“确定性”。有了这样的确定性,面对舆论场上的真真假假,面对那些“带节奏”的把戏,自会有足够的免疫力。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图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