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探访 鼓励垃圾分类 平谷一小区扫码投放垃圾能换奖励

原标题:探访|鼓励垃圾分类平谷一小区扫码投放垃圾能换奖励

投放一个油桶可得30积分,一个矿泉水瓶可得5积分,积攒2300积分可换一提手纸,3300积分可换一袋大米。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北京新版生活垃圾分类将于5月1日起全面推广,各区部署情况如何?近日,新京报记者到平谷区实地探访垃圾分类试点情况。

据悉,平谷区在滨河小区试点垃圾分类已有两年多,为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社区推广了扫二维码分类投放垃圾攒积分、换礼品活动。目前,近84%的小区居民使用二维码投放垃圾。

探访 鼓励垃圾分类 平谷一小区扫码投放垃圾能换奖励

滨河小区设置的固定垃圾投放点,除了分类垃圾桶,还有旧衣物回收箱、再生资源回收箱。平谷区供图

每户一个二维码生活垃圾扫码分类投放

滨河街道地处平谷中心城区,下辖15个社区48个小区,辖区老旧小区较多。

2017年9月,滨河街道以滨河小区为试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封堵垃圾洞、统一配备垃圾收集容器,在住宅小区探索“社会化+社区服务”垃圾分类管理模式,聘用环卫公司实施“四分法”智慧垃圾分类。同时,社区居委会采取“定期回收”服务,对小区内可回收垃圾组织统一回收、积分兑换。2018年4月,在街道全域内全面推广垃圾分类。

截至目前,街道已有8900多户居民注册二维码,滨河小区使用二维码投放垃圾的居民占近84%。

近日,记者在滨河小区看到,由于每栋楼前没有垃圾桶,居民要投放垃圾,需要去固定的垃圾投放点。每个投放点有几个不同类型的垃圾桶,还有专门投放可回收垃圾的废弃物资收集柜以及旧衣物回收箱。每个垃圾投放点还设置了分类提示,例如“厨余垃圾包括哪些”“其它垃圾都有什么”等。

值得一提的是,各类再生资源可以打包贴码投放,现场还有专人指导。

使用智能垃圾回收箱时,居民用手机扫描机器上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并注册账户后,就能领取一个e资源垃圾分类使用包,包括一本使用手册、一张生态卡和一叠二维码。居民把生活垃圾分类打包好,贴上二维码,再投放回收箱后即可。投放垃圾后,积分会同步进入居民账户,每月固定的日子,可用积分换取奖励,包括米面粮油、手纸、牙膏等生活用品。

社区居民投放一个油桶,可得30积分,一个矿泉水瓶可得5积分,积攒2300积分可换一提手纸;3300积分可以换一袋大米。到目前为止,共兑换积分超过450万分,收集可再生资源纸类约4.9万公斤、织物约7.6万公斤、饮料瓶约55万个、玻璃约2.3万公斤。

探访 鼓励垃圾分类 平谷一小区扫码投放垃圾能换奖励

2019年8月26日,在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上,平谷区滨河街道滨河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月波介绍小区垃圾分类情况。摄影/新京报记者吴宁

志愿者担当引导员帮助居民正确分类

滨河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月波介绍,2012年之前,滨河小区使用的还是坠楼式垃圾道,每层楼都有一个垃圾道口,简单地用铁板挡住,每家的垃圾都顺着垃圾道直接落到一层出口。那时,每个单元门口的垃圾道里堆着多种生活垃圾,不时地散发着腐臭味。还有很多垃圾落到外面,夏天落满蚊蝇,老鼠也常常出没在楼道。

刚封堵垃圾洞的时候,不少居民仍将废旧纸箱、油桶、易拉罐等堆放在楼道内、花坛里。为了帮助居民正确垃圾分类,王月波与小区的老党员、志愿者、楼长、单元长不仅担任垃圾分类宣传员,还当起了督导员。“白天很多居民家中无人,我们就晚上入户宣传。有居民倒垃圾,我们也会帮助他们正确分类。”王月波说。

滨河小区老住户张玉兰大妈为了推广垃圾分类,还总结了一首顺口溜,“垃圾分类并不难,分类指导翻几遍,横看竖看琢磨透,家中只花半分钟。”还有更简单的,“小骨头湿垃圾,大骨头干垃圾;塑料袋是可回收垃圾,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

如今,垃圾分类在滨河小区家喻户晓,人人自觉,不少居民垃圾分类已经成了习惯。

探访 鼓励垃圾分类 平谷一小区扫码投放垃圾能换奖励

平谷区峪口镇工作人员检查农村垃圾分类设施。平谷区供图

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纳入全区检查考评

2019年2月起,平谷区采取“月检查、月考评、月通报”的形式,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对全区街道乡镇管理范围的检查考评中,对各乡镇街道检查结果进行了比分排名,检查考评结果纳入平谷区环境建设考评体系和街道乡镇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要求检查发现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根据《平谷区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2018-2020年)》,滨河街道、兴谷街道、平谷镇、大兴庄镇、王辛庄镇、熊儿寨乡等13个街道乡镇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准备验收和复验。正在推进马昌营镇、南独乐河镇、金海湖镇、大华山镇、镇罗营镇等5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分类设施配备工作。到2020年底,全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达到100%。

今年,平谷区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社会动员,同时要求各党政机关、各街道乡镇通过公共宣传区域、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开展宣传培训,确保全员知晓;各街道乡镇在每个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居民小区收集桶站和居民楼内、农村各户门前设置固定垃圾分类投放指引牌。确保各党政机关及下属单位,各社区、各村、各户垃圾分类宣传全面覆盖。

据悉,目前平谷区垃圾分类员包括环卫公司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平谷区计划在城区招募垃圾分类减量指导员500人,每100户配备1人。

新京报记者陈琳

编辑张畅校对李世辉

相关阅读:
香港警方破获迄今最大一起大麻花毒品案 市值一亿港元 黑龙江省确诊病例仍在增加,已完成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