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察|靠前监督助工程项目建设提速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室外,一台台吊机忙碌着运送建筑材料;室内,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做着场地平整。作为承接2022年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和田径、足球等比赛的主场馆,“小莲花”是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今年首批复工的建设工程之一。
“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于春节后开工建设的多个项目被搁置,整体施工进度一度落后于预期。”杭州市滨江区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组长章仕方说,“为了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我们将监督探头前移至工程审批环节”。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而工程建设领域是腐败的易发多发区,制度虚化、监督缺位、权力失控是主要因素。为破解“工程上马,干部下马”难题,加快支持建筑企业复工复产,连日来,纪检监察机关从强化关键环节权力的监督制约入手,督促住建部门加快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严查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用高质量的监督为工程建设项目保驾护航。
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是建设项目开工不可或缺的审批材料。针对项目施工资质不全,员工返岗困难等问题,杭州市滨江区纪委监委推动区住建局于近期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进行了优化,增加“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模块和“施工图数字化联审系统”模块,推出网上办、掌上办等,在线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我们提供了在线问题咨询、指导服务,加大了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电子送达的应用数量,实现了‘人员不跑数据跑’。”滨江区住建局局长郁廷栋说,“目前已全部实现‘不见面’的全流程审批,做到‘系统之外无项目、流程之外无审批’。”
转包挂靠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顽疾。一些工程项目,看似招到了大型知名企业,但光鲜亮丽的“帽子”下是个什么样的面目却无法确定。一些包工头不择手段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规拿到这些项目,成为党风廉政和工程质量主要的风险点。
“解决转包挂靠和围标串标问题,既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工程监管的需要。”深圳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彩虹告诉记者,解决这个问题,要各部门形成合力,“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循着这一思路,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提出通过“盯人”监督的设想,推动市政府职能部门对参建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等实行实名制管理和人脸识别现场考勤等做法,把监督延伸到工地,搞清工程到底是谁在建、是谁在管理,做到一竿子管到团队管到人,一旦要追究责任也能具体到个人,压缩腐败空间,提升工程质量。
为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程序、缩短时限,湖南省纪委监委驻省住建厅纪检监察组在督查中针对中后期动态监管、压实责任、优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题督促省住建厅立行立改,形成整改措施6条。目前,湖南省已实现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管理体系以及监管方式“四统一”,在疫情期间做到“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建交局建立“简审批、重监管、强服务”的新型管理服务制度,推进“仅跑一次”“预约服务”“审批承诺制”等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全区实行“一口接件、一表申请、一号管理、一网运行、一窗发证”的全流程在线并联审批。锦江区针对项目促建过程取消审批要件2项,调整7项许可要件为书面承诺,施工许可承诺办结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
针对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开工慢,因转包、违规分包造成竣工慢等问题,上海市松江区纪委监委在督促区建管委推行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实名制”考勤制度,运用人脸识别技术,保证关键岗位人员驻守施工现场,从源头防控转包、违规分包行为发生的同时,将存在出借资格资质证书、转包、违规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列入“黑名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杨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