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朝阳区党政机关垃圾分类全覆盖,年内升级129座垃圾楼

原标题:朝阳区党政机关垃圾分类全覆盖,年内升级129座垃圾楼

朝阳要求区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在4月15日前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新京报快讯(记者沙雪良)《朝阳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近日印发,其中要求区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在4月15日前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今天(4月13日)上午,朝阳区垃圾分类督导检查小组来到朝阳区政务服务局和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两家机关进行随机抽查和现场指导。

现场

食堂用三个白色大圆桶装厨余垃圾

上午10点多,在位于霄云路上的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三楼,食堂已经开始准备午餐。记者看到,厨房区域有3个白色大垃圾桶,均用于盛装厨余垃圾。两个厨师一起将白色大垃圾桶里装的菜叶等厨余垃圾,倒入绿色的厨余垃圾方桶中,旁边一个装其他垃圾的黑色垃圾桶,装着拆下来的塑料等包装用品。

朝阳区党政机关垃圾分类全覆盖,年内升级129座垃圾楼

4月13日上午,北京市政务服务局食堂,厨师们将包装袋等放入其他垃圾桶。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厨师长老刘告诉记者,装在白色大桶中的厨余垃圾,都要汇总到绿色的厨余垃圾方桶中,运到楼下,等候次日清晨由清运车运走。

朝阳区党政机关垃圾分类全覆盖,年内升级129座垃圾楼

4月13日上午,北京市政务服务局食堂,检查组人员检查厨余垃圾桶。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据介绍,该食堂有座位200多个,为在楼内办公的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区市场监管局的约400名职工提供餐食。疫情期间,就餐一桌只坐一人,提倡打回办公室吃。

今天上午,现场检查人员先后来到政务服务窗口、机关办公区和食堂进行检查,对窗口工作人员、机关干部和后勤人员先后进行问卷调查。

“从今天的检查情况来看,两家机关单位都做到了科学配置垃圾分类容器,在所有分类垃圾桶上张贴分类标识和宣传图片,标识醒目且分类明确。”检查组工作人员随后翻开垃圾处置流向台账介绍,“这里详细记录了垃圾收运日期、数量和去向,做到了‘日产日清’和去向可追溯,处置管理流程也比较规范。”

朝阳区党政机关垃圾分类全覆盖,年内升级129座垃圾楼

4月13日上午,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楼下,垃圾清运车将垃圾运走。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安排

垃圾分类督导检查小组到各单位检查指导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5月1日实施。朝阳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条例》,朝阳区制定并印发《朝阳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从推动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强制分类、推动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做好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严格“厨余垃圾”收集管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系统、规范有害垃圾分类投放等13个方面,对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部署。

行动方案中明确要求,朝阳区各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办公区域因地制宜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每个办公室内应设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食堂餐饮区域应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做好厨余垃圾控水、控杂措施;公共区域应成组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类收集容器。

据了解,朝阳区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要发挥垃圾强制分类示范引领作用,区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更是要在4月15日前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为及时准确掌握各党政机关落实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的实际情况,4月13日上午,朝阳区垃圾分类督导检查小组来到朝阳区政务服务局和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两家机关进行随机抽查和现场指导。

为推动新条例的实施,即日起,由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区城管执法局、区环卫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垃圾分类督导检查小组,采取现场询问、实地检查、查阅档案相结合的方式,随机对区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包括朝阳区政务服务局、区政府机关大院办公区、区文旅局、水务局等单位。

检查重点主要包括:有无制定本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是否开展过垃圾分类的宣传培训;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分类垃圾桶配备情况;收运合同签订情况等内容。

布局

年内完成129座垃圾楼升级改造

朝阳区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开展垃圾分类检查指导工作的同时,该区城市管理委还制作完成了“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垃圾大变身”等5部动画短片,计划通过楼宇广告、户外电子屏等载体宣传垃圾分类,提高朝阳群众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印制完成的宣传海报、指导手册等宣传材料,也将同步发放。

朝阳区党政机关垃圾分类全覆盖,年内升级129座垃圾楼

4月13日上午,北京市政务服务局食堂,工作人员粘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为保障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环节的有机衔接,实现垃圾分类全流程闭环管理,朝阳区正在加快推进各类环卫设施建设、计量称重改造和精细化管理系统搭建等工作。截至目前,朝阳区已建设完成16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并于4月底前陆续启用。2020年还将完成129座垃圾楼升级改造工作,确保每个街乡至少有一座分类转运设施。同时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三期项目建设,确保区域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正常转运。

新京报记者沙雪良协作记者王飞

编辑刘梦婕校对危卓

相关阅读:
广州新增29例无症状感染者 其中7人去过建设六马路绿松石小酒馆 台媒曝华为5纳米砍单被苹果“尽数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