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国国务院前亚太事务代理助理国务卿苏珊-桑顿:中国会借抗疫“称霸”?过虑了

原标题:美国国务院前亚太事务代理助理国务卿苏珊·桑顿:中国会借抗疫“称霸”?过虑了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4月9日文章,原题:害怕中国控制全球实属过虑中美为全球疫情而打口水战。彼此间的猜疑和不信任太大,都认为对方故意破坏、损害或侵占利益。比如,美国频频攻击中国向其他急需的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实际上,中国作为首个遭遇这种疾病的国家,感到有责任——现在也有能力(为世界)提供帮助。

我们仍处于疫情痛苦中,美国和(西方)其他一些地方却敲响警钟,害怕中国从这场危机中获利。一些人担心这场危机将动摇世界秩序、让新霸主脱颖而出。这种担心显然夸大了。中国不会因此而成为霸主,但会利用此次危机做出调整、改变,就像中国以前所做的那样。

有人认为,“从危机中创造机遇”意在从他人的不幸中获利。这是对中国励志格言的误解,中文“危机”拆开的字面意思是“危险”和“机遇”。现在要看的是,中国如何汲取教训并作出改进。

2003年非典暴发期间,笔者住在成都。现在,许多人将非典与新冠疫情进行比较,但很少有人突出中国从非典中学到了什么。当时,中国未能早期发现病毒并及时披露。但那次危机后,中国在疾病监测和卫生系统方面做出许多改进。自非典以来,中国遭遇过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非洲猪瘟等。面对病疫,中国始终在调整改进。此次面对病毒的反应,尽管早期出现失误,可能也浪费了时间,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此次反应与2003年相比大不相同,速度要快得多,湖北封城可谓雷厉风行,出人意料。而且,中国很可能查清根源并再次做出改变。

海外(一些人)对武汉磨难表现出的毫无同情,令中国人吃惊愤怒。《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是“亚洲病夫”。在不断有人死于这种难治疫病之际,这样做实在丑陋。西方一些人还贬低中国的软实力和公共外交努力。但有迹象表明,此次危机给中国带来改进公共外交的机会。中国一名前外交官说,外界对中国的看法和判断将随着中国自身话语和行为的变化而改变。另一名专家指出,中国早期反应确实“暴露出不足”,但此后正视问题并作出纠正。我们可别以为中国不会利用这场危机进行改革和改进。(乔恒译)

相关阅读:
美媒:中国对外企展开“魅力攻势” 对华“求偿”诉讼闹剧在美上演,专家:个别国家针对中国的声音很大程度是为了“甩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