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鲜花与“云”同行,思念不再成“灰”——宁夏银川市清明祭扫见闻
新华社银川4月3日电题:鲜花与“云”同行,思念不再成“灰”——宁夏银川市清明祭扫见闻
新华社记者赵倩、马思嘉
身穿黑色正装,张晓玉和两位同事一起,仔细清理着逝者的墓碑,并摆上鲜花,在完成焚香、奠酒、系黄丝带、默念祈福卡等仪式后,庄重鞠躬三次。此时,这一画面正通过手机屏幕被分享给远在外地的逝者亲属。
张晓玉是宁夏银川市松鹤陵园的礼仪接待员,也负责代客祭扫业务。“以前这项服务几乎无人问津,但今年清明节前这几天,每天有六七位顾客选择这项服务。”她说,今年陵园还对服务做了升级,以视频或直播的形式让逝者亲属看到现场,他们都很满意。
为安全有序做好疫情防控之下的清明节祭扫服务管理工作,今年各地纷纷出台相关通知,要求引导群众选择非实地祭扫、分时错峰祭扫,同时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等方式,在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
据了解,今年银川市多家陵园普遍采取了预约祭扫、限制人流等措施。比如松鹤陵园规定,每家每次入园祭扫人数不能超过三人。受此影响,今年陵园实地祭扫的人数大幅减少。据松鹤陵园总经理吴志明介绍,往年清明节祭扫高峰期一天最多有近6000辆车出入园区,今年最多一天还不到1500辆。
“考虑到今年很多人无法亲自来祭扫,陵园还首次为安息在此的三万多名逝者举办了公祭典礼,工作人员给每一个墓位献花、奠酒,鞠躬,朗诵祭文。”他说。
疫情限制了祭扫人流,却也成为倡导文明祭扫的契机。今年清明节,银川市多家陵园在推出“烧纸换鲜花”“扫码送鲜花”等服务的同时,也会在人们预约祭扫时提醒“陵园全面禁止烧纸鸣炮”。吴志明告诉记者,以疫情防控为契机,陵园今年加强出入管控,也更加便于引导人们用鲜花代替烧纸。
记者看到,在松鹤陵园内的四个入口处,各设置了一张摆放鲜花的长桌。“对不起,园区全面禁烧,请用鲜花代替。”陵园工作人员会对为数不多拎着纸钱来祭扫的人进行耐心劝说。
“今年是第一次用鲜花代替了纸钱,其实这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但鲜花更绿色、环保,我们要慢慢适应这种方式。”银川市市民王海平边擦拭父亲的墓碑边说。
不见灰烬漫天,只见满园春色,记者在多家陵园实地走访,的确感受到了变化。“往年祭扫高峰期,陵园烟雾缭绕,呛人得很,保洁人员要清理好几车纸灰,今年整个园区的空气都清新了。”银川福寿园西夏服务处处长朱春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