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湖北加油”,从不歧视湖北农副产品开始

原标题:“为湖北加油”,从不歧视湖北农副产品开始

善待湖北农副产品。

“为湖北加油”,从不歧视湖北农副产品开始

▲资料图。图/新京报动新闻截图

时至如今,还能怎样继续为湖北加油?除了善待湖北人,还有一条:不歧视“湖北产”。

武昌鱼、潜江小龙虾、洪湖莲藕、孝感米酒、宜昌秭归脐橙⋯⋯湖北是鱼米之乡,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出产丰富,品种齐全,农业产出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

可受疫情影响,湖北很多农产品销售受阻。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当天,就有部分省份农产品批发市场叫停从湖北调入农副产品。而今,随着湖北除武汉以外的地区解封,农产品销路问题越发受到关注。

疫情暴发以来,尽管湖北地方的农产品仍在外运,但总体看来,渠道并不是特别通畅。

拿秭归脐橙来说,就从过去的“被抢购”变成了“不敢买”,发往湖南、成都、重庆、北京、河北等全国多个方向的货都遭遇了无法进城的情况;经销商不敢说这是秭归脐橙,也不敢说来自湖北。

这背后,与新冠病毒沾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对消费者认知心理的负面影响加剧了滞销情况的出现。

但“湖北产”不是病毒携带者,更不是洪水猛兽。部分人对“湖北产”的拒斥,只是科学素养缺失下的过度防范。

正如专家所说,病毒离开宿主能够存活的时间很短,经过长途运输的农产品不可能还有病毒依附。

而根据湖北当地防控安排,与水果有接触的劳动者,均经过了严格的检测,“现在只有健康、没有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才能下地采摘”。

不只是水果,水产品也并非新冠病毒宿主,可放心正常食用。拿很多人钟爱的小龙虾来说,当前湖北小龙虾销往全国360多个城市,日销量大增,超过650吨,该话题还曾一度登上热搜。

说到底,“湖北产”的农副产品并不会携带病毒,本身也不是病毒,消费者大可不必如临大敌,强烈排拒。“一刀切”式规避的结果,只能伤害市场的正常流通,阻滞疫情过后生产生活的快速复苏。

从助农脱贫的角度讲,从2016年开始,国家多个部门就开始倡导“消费扶贫”,前不久,国家28个部门又联手倡导“消费扶贫”,以此作为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托。整个社会包括各地有关方面,理应顺应大势,多一些政策善意之举,多一些体恤关切之心,多一些对“湖北产”的容让爱护。

从疫情暴发到现在,两个多月来,湖北人民遭遇了惨痛的损失,旬日禁足,坐吃山空。眼睁睁看着应季的蔬菜、水果、茶叶出不去,伤如之何!

他们该得到的,显然不只是口头上的“湖北加油”,更应是行动上的支援,是实打实地“扶一把”。而从市场的角度看,消费本身就是最好的“扶一把”。

基于此,新京报在此呼吁:“为湖北加油”,从善待湖北农副产品开始。

善待湖北农副产品,就请消除“农产地域歧视”,就请消除不必要的芥蒂,就请用消费行为践行“助农主张”——别忘了,帮助湖北人民,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是帮助全社会更快地走出疫情之困。

编辑胡博阳实习生张晓雨校对吴兴发

相关阅读:
南宁: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和职级晋升监督关 确诊人数靠手算?美国人坐不住了……中国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