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隔离点提供的是基本服务,而非保姆式服务|新京报快评
文|孟然
疫情仍在海外加速蔓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70万例。我国目前已对外国人入境做出了限制,国际航班也在缩减,防控重点切换至“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而“外防输入”的重要枢纽环节,就是加强对隔离人员的管理。
近些日子,“隔离点”成了新闻高发区,一不小心就被顶上热搜。有的地方可谓事无巨细,全天候提供周到的“保姆式服务”,甚至一天帮忙送20趟快递;个别地方则显得有些漫不经心,被隔离人员曝出酒店卫生条件堪忧、饭菜安全存隐患。
卫生不达标引发质疑顺理成章,但“保姆式服务”也引发舆论不满,恐怕是当地始料未及的。从舆情反馈来看,网友对“保姆式服务”的反感程度更高。
从经验来看,此前引发争议的每天送4片新鲜面包、连扛4桶水送进家门、一天送20多个快递,恐怕并非是社区服务的“基准线”。这类贴心周全的服务在合规性层面并不存在问题,但从公共理性层面看,又显然不值得提倡。
之所以不提倡“保姆式服务”,最重要的是,这和隔离所要求的阻断性、周密性相背离。保姆式服务即便是无接触式的,仍会增加社区工作人员的暴露机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安全风险。
就眼下看,集中隔离会划分严格的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每个区域都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居家隔离从防控要求看,本就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再配上24小时的“保姆式服务”,隔离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这么说并非有意指责社区工作人员,他们的确很辛苦。但从管理角度讲,显然不能为了让隔离人员百分之百满意,而一味要求社区工作者有求必应。
本质上,这连着隔离点管理与服务的边界问题:这里的“边界”到底在哪,怎样“既不嫌冷,也不嫌热”?这问题或许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有些原则是通用的。
首先,对隔离人员一视同仁。无论是务工人员、留学生、外国人,在防控制度面前,不能分出三六九等。他们的背景或许千差万别,对每个人的服务也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要在同一水准线上,不能顾此失彼、有所偏倚,不能只为了咖啡面包、忽视了油条豆浆。
其次,保障隔离人员的基本权利。隔离,是为了疫情防控而做出的强制安排。这意味着,隔离不是休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让渡些权利。而相关部门要做的,就是保障隔离人员基本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集中隔离,要做到酒店卫生达标、饭菜质量合格、价格公道合理,对特殊人群例如糖尿病患者、幼儿有特殊预案;居家隔离,要保证隔离人员食物充足、生活必需品有保障,遇到紧急事件及时响应。如有必要,还可为隔离人员提供远程心理援助。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但不必无微不至。
再次,要保障工作人员的正常权利,不能让他们一味委曲求全。这些天,我们常常看到隔离点工作人员奔忙的身影,有的穿着厚厚的隔离衣来回送快递,有的一天24小时被好几个工作群狂轰滥炸。我们感念于他们的奉献,但他们的正常权利同样需要被重视。
这需要管理者合理分配任务、明确划定职责范畴、保证他们的休息时间,而不是用“做好服务”这样的笼统要求,来把所有重担压在一线。
归根到底,病毒必须隔离,权利不能隔绝。但这种权利不是特权,而是基本权利;不是有求必应,而是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的权利平衡——说得更具体些,在基本服务基础上做加法没问题,但不必对标“保姆式服务”要求。
□孟然(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