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的“数字小卖部”销量翻番了
我和媳妇在成都高新区保利锦湖林语小区边上开了家名叫“美佳好”的便利店,2年多来,经常是从早忙到晚,难得休息。今年春节,我想着旅游放松一下,于是早早进好了不少货。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来了。提前退了票,便利店春节后就赶紧开门营业。
开业之后更忙了:戴口罩、戴手套、一天三次彻底消毒、给顾客量体温……最没想到的,是店里线上订单量突然大增。
我家的便利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米面粮油到办公用品,种类齐全。还记得刚开业那会儿,营业额比较低,媳妇就指挥我把店搬上“饿了么”,开通在线支付、接入订货系统,这“一条龙”下来,我家“美佳好”也是有“互联网+”助力的“数字小卖部”了。
如果你在前段时间路过我家店,也许会觉得生意冷清。实际上,我俩非常忙碌,在不停地埋头拣货、打包、分装……每天要接到近200个订单。
顾客多了,每单的总价也提高了好几倍。之前,一般每单二三十元钱,现在几乎没有少于100元的。一是因为大家都希望减少接触,最好一次买齐;二是因为我们给送货上门,不用考虑提不动货的问题。好在年前备货充足,特殊时期没有断过货。为了避免一些热销商品脱销,我还开车跑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去采购。
自节后开店以来,店里40%的业绩来自线上,比往常增加了一倍,我们还被左邻右舍“点赞”,夸我们货品全、方便。
受疫情影响,都说做生意不容易,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线下不行就搬到线上。现在,听说像我们这样的小店,在“饿了么”上开店流程特别简单,最快的只需30分钟。据说,仅这个月就已有5万家小店上线。
现在,疫情慢慢被控制住了,大家都复工了。接下来我要继续好好干,到今年年底,一定要带我媳妇去旅游放松一下。
(本报记者陈果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