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龙井村:头一回没为找采茶工头疼
要是搁在以往,外出打工的村民都走了,采茶工作也就都压在了茶农和老乡身上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三月是茶农们最忙碌的时节,那杯“贵如金”的明前茶多采自这个月份。在疫情影响下,茗茶主产区为劳动力缺口而奔走的时候,湖北省竹山县有一个同样以茶叶为主要产业的村庄,却几乎是第一次没为雇佣采茶工的问题头疼。作为劳务输出地,疫情期间,无法流动出村的劳动力,也为宝丰镇龙井村的茶园供应了充足的采茶工人,但同样,这也让茶叶的销售面临了难题。
采茶工多来自于本村。受访者供图
明前茶如期开采
在距离著名的杭州龙井核心产区以西1200多公里湖北竹山县,宝丰镇的龙井村与核心产区内的著名村庄重名。巧的是,茶叶同样是这个龙井村的主要产业,村书记曹芳宇告诉记者,全村共种植茶树2168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小茶园。
田荣是村里一家家庭农场的主人。她说与村里种植茶叶的大户相比,自己家种植茶树的面积实在说不上多,“只有几亩地,种的是龙井。”竹山县这几天阴雨不断,田荣有些庆幸,自家的茶园早在一周前已经采收完了一批鲜叶。
采到的鲜叶。受访者供图
“由于面积小,加上从村里雇了几个人帮忙,我们在茶园里也就忙活了一两天。”田荣提到虽然今年没感受到用人困难,不过茶叶的价格比往年低了,她觉得这与天气有关,“这两天一直下雨,天气没那么好,也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价格。”
如果说家庭农场中的小茶园管理者对于茶叶采收只是一家之言,那么村内茶叶合作社在这一季的生产经历,或许更有代表性。
李德红是竹山县盛景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合作社共有一百多亩的茶园,且并非只有龙井一种茶树,且已经进入到开采状态。在他看来,因为地处高山,龙井村茶叶的口感相较于其他产区,也多出几分清冽。
龙井村的茶叶或许多了点清冽。受访者供图
在疫情并未彻底结束的春天,李德红觉得自己今年也并未感受到有用工缺口,“我们这里是计价付费的,也就是说按照采茶工人的采茶重量付钱,基本上村民们如果有空,都可以来茶园采茶,根据熟练程度和手法,老师傅们一天能采3斤-4斤,要是新手,恐怕一斤也采不到。”
“今年没为劳动力发愁”
在这个春天,与茗茶核心产区内的村庄截然不同,龙井村几乎并没有为用工问题头疼。但其实这并不是龙井村采茶期的常态。
在龙井村书记曹芳宇看来,这是由于龙井村本身属于劳务输出地,受疫情影响,春节回家过年的劳动力,在开春时节,仍然被滞留村里,这才为茶园“储备”了采茶人员。“要是搁在以往,该外出打工的村民都走了,采茶的工作也就都压在了茶农和其他村镇的老乡身上。往年我们都是要用面包车去集镇上接人来采茶的,多的时候,外来的采茶工有上千人,赶上人少的年份,也得有好几百。”
而在无法流动的人员为茶园解决用工需求的同时,无法流通的茶叶也给销路带来了问题。
合作社的工人们正在打包。受访者供图
曹芳宇谈到,到现在看来,今年村里茶叶售卖的平均价格要较往年低三分之一,只有高档茶的降幅相对较小。这其中有缺少中间商的原因,“疫情期间,没有人来村里收茶,价格也就被压低了。”再者,如村民所说,茶叶也受到了气候环境的影响。曹芳宇说,前期雨水较少,温度过高,采茶期有所前移,虽然目前全村单日采茶的鲜叶数量维持在1000斤左右,不过总体的茶叶产量会呈现下降趋势。
早在3月初,竹山县就已经是湖北省22个低风险县市之一,3月9日起,竹山也已经开始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而随着日前湖北省解除了离鄂通道管控,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龙井村也在复工复产的同时,陆续向外输出劳动力。
而至于这一季春茶销售遇到的瓶颈,曹芳宇提到,村内已经多方联动,一方面通过村内一二十名有经验茶叶经纪人拓宽销路,另一方面也鼓励工作在外,小有成绩的务工人员带动销量,“以及从乡镇走出去的领导干部也都在帮忙,希望最终能让茶农们劳有所得,尽可能地帮助到他们。”
新京报记者田杰雄
编辑张树婧校对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