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工厂大门》到《美国工厂》走了多远?|夜问
答案:1-摄影器材厂、2-水槽加工厂、3-汽车制造厂、4-电镀钢铁厂。
剧照从上至下分别来自电影《工厂大门》《黑暗中的舞者》《万箭穿心》《摩登时代》。
1895年3月22日,法国导演路易斯·卢米埃尔的作品《工厂大门》上映,该片片长只有几十秒,摄影机在导演自家的摄影器材厂门外记录了下班的工人走出门外,骑车的、走路的,神态各异。接着,一辆由两匹马拉着的车载着厂主们驰进大门。现在看来这个作品非常青涩,但要知道那时候电影刚诞生不久,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由路易斯·普林斯在1888年执导的《朗德海花园场景》,同样也只是记录了人物在自家花园里浇花等日常场景,片长只有两秒钟。
从最早上映的《工厂大门》到2019年上线流媒体的《美国工厂》,可以看到工厂作为一个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景,从未被电影创作者忘掉。从无声时代到有声时代,工人们的生活,生存于工厂背景下的人们的故事一直拥有迷人的吸引力。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是划时代的工厂为背景的作品,影片描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经济萧条时期的美国,那时候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卓别林饰演了一个底层市民,他在一个厂房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以赚取微薄的收入。机械而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导致他精神失常,开始把人们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最后整个人卷入流水线机器的皮带里,令人哭笑不得。卓别林表达的是那时美国工厂的剥削和对人的异化。
时间到了20世纪60年代,电影《黑暗中的舞者》讲述了一个美国小镇,一个移民母亲在一家水槽加工厂打工,为了给儿子攒够治疗遗传眼疾的费用而努力。但母亲的眼睛渐渐看不见,所以她被工厂辞退了,后来各种意外纷至沓来……在这部电影里,工厂是一个移民在美国的少数选择之一,他们出卖体力,养活家人。不过,因为主人公塞尔玛热爱歌舞,所以会在工厂里按着机器的节奏,和工人伙伴们一起跳舞,这是这部影片里为数不多的温情场面。
到了中国这个工业大国,自然少不了工厂叙事。比如根据武汉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万箭穿心》,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的武汉,一个普通家庭里,丈夫马学武是一家特种汽车制造厂的厂办主任,妻子李宝莉是汉正街的一名小贩,二人还有一个儿子小宝。一次企业分房让这个家庭住进了新房,岂料从搬家那天起一系列让人始料未及的变故接踵而来……像这样的电影中,工厂是主角身份的一部分,也是戏剧化产生的原因。类似的还有电影《钢的琴》,讲述东北某地钢铁厂下岗工人的故事,片名中就有工厂的存在。
可以想见,工厂在未来还会继续存在,作为人类高效率的生产组织形式。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有可能未来的工人都是人工智能,未来的工厂没有人,人类的劳动力被彻底解放,影视创作者们的视角可以有更多的类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