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接触服务产业链激活——哈尔滨平房区科学推动复工复产见闻
新华社哈尔滨3月20日电题:不接触服务产业链激活——哈尔滨平房区科学推动复工复产见闻
新华社记者管建涛、杨思琪、唐铁富
春意浓浓,机器轰鸣。记者近日走访了15家央企入驻、地区生产总值近千亿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繁忙的生产车间、高效运转的流水线、热闹的物流基地……见证着这里近两万家企业的陆续复工复产。
激活配套:产业链条“转”起来
晚上7点,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车间,大型机械运转的声音使人格外清醒,工人戴着口罩,手指在一排排按钮和操作台间穿梭。
自2月初复工以来,这家企业返岗员工不断增多,目前已有5000多名,预计一季度产值收入将增长20%,利润增长23%。
“除了企业自身精心准备之外,还得益于一批同频共振的配套企业及时复工。”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大风说,企业向区里提供了一份开工必需的9家配套生产企业名单。
“这些配套企业都在平房区,规模不大,有些还在村屯。按规定当时无法开复工。但如果复工不及时,不仅影响到大企业产品交付,小企业也难度过寒冬。”平房区副区长黄晓伟说,区里及时协调配套企业所在乡镇,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帮助配套企业复工。
平房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1家。激活配套企业,让哈飞、东轻等大型企业产业链条“转”起来。为加快进度,平房区开复工从备案制变成承诺制,复工企业只需网上提交承诺函即可开复工。
截至目前,平房区规上企业开工206户,开复工率达97.6%,企业上岗人员45450人,上岗率90.3%。
网格推动:问题尽量不过夜
来自辽宁的司机罗永生进入京东物流黑龙江省分公司所在物流园区时测温、登记,工作人员在车门上贴上封条,把司机暂时“封闭”起来。“卸货一般只要一个半小时,我们不下车,这样减少接触,即便以前要求严时也不用隔离。”罗永生说。
让车多人杂的物流基地“有序”并不容易。“为了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平房区在疫情初期建立了驻厂员制度,后来精细到网格化管理,设立11个‘战区’,每个规模企业都有专人协调解决复产复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黄晓伟说,每晚都会把问题集纳汇总,尽量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最让京东物流黑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张岩感激的,是年初区里帮助解决员工出行和返岗问题。“公司不少员工都住在附近村屯,但当时不能随意出村。经区里协调,我们专车接送,一站到公司。”张岩说,当时上岗员工只有百人左右,区里协调了四五十人。
同样受益的还有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黑龙江)有限公司。由于交通管制,公司员工上下班、货物运输一度受到影响。1月28日起,平房区为该企业员工及班车办理通行证,解决了跨区上班的难题。“这样的贴心之举值得点赞。”公司相关负责人徐宇彤说。
除了员工出行,资金短缺也是很多企业复工达产的难题。在黑龙江铂康医疗灭菌有限公司,机器“哒哒哒”响,工人正生产防护口罩,达产后每天可产10万只。而在转产之初,购买口罩生产线需200万元,成为企业难题。
在区里协调下,这家公司从银行贷款600万元。“没有这笔贷款支持,不仅转产不可能,稳定发展都面临困难,一企一策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公司总经理季云说。
科学抢工:“边隔离边返岗”
特殊时期,很多紧急情况考验基层智慧与担当。
2月底,百威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包装生产线急需改装,一套生产设备需马上调试。公司需要的6名技术人员从北京来到哈尔滨作业。一边是“外来人员隔离14天”的刚性要求,一边是项目运行的紧急需求,企业犯愁了。
平房区防疫指挥部了解到问题后,紧急协调研究。一方面联系核酸检测机构,为技术人员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一方面安排卫健部门到厂区调研,制定调试车间与隔离宿舍两点一线的工作方案,避免技术人员与其他员工交叉,确保了整个流程的安全、可控。
这种“边隔离边返岗”的做法,让平房区内多家企业获益。平房区委书记刘兴阁说:“这一举措是冒险,当时我们面临很大压力。但企业遇到问题了,就得想办法化解,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推动企业复工。”
1-2月份,平房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3.5亿元,同比下降18%。但随着一大批企业快速复工达产,以及一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转产成功,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有望实现小幅下降或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