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京奥运会中国供应商:被变数笼罩,已做好心理准备

原标题:东京奥运会中国供应商:被变数笼罩,已做好心理准备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疫情“全球大流行”增加了东京奥运会的不确定性,考验着奥运的中国供应商在库存周转、品牌声誉及现金流管控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文|本刊记者陈洋

3月14日,日本东京,行人在雪中经过新国立竞技场附近的五环标志

3月14日,日本东京,行人在雪中经过新国立竞技场附近的五环标志

进入2020年3月中旬,东京奥运会几乎每日都会登上微博热搜。

虽然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等官方组织一个月来如磐石般坚定,屡屡声明“未考虑推迟或取消奥运会”,但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已构成全球性大流行,多国先后关闭边界、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NBA、意甲等国际顶级赛事相继停摆,2020年欧洲杯推迟至2021年举办……各方围绕办与不办的表态、猜测、质疑和澄清,还是让这场已耗资超270亿美元的体育盛事,深陷命运飘摇的窘境。

一同飘摇的,还有从年前起就开始摩拳擦掌的中国奥运经济。有业内人士向《南方人物周刊》初略估算,本次东京奥运会相关赛事将使用的各项比赛器材中,约有五到六成来自中国供应商。那么,在这场已持续月余的信息摇摆中,中国供应商正经历着什么?当疫情突破国界、内外贸相继受困,他们又将如何应对逐渐叠加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世卫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18日18时(北京时间19日1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到207860例,死亡病例8657例,已报告病例的国家和地区达166个。奥运只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看见的仍然是同一个话题——人们如何去面对那些难以接受但又必须消化的焦虑与困境。

不断被打破的计划

东京奥运会中国供应商:被变数笼罩,已做好心理准备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2020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理事高桥治之11日接受共同社电话采访时透露,鉴于新冠肺炎疫情扩大,考虑在3月底举行的奥组委理事会上提议探讨延期。”

3月12日,当《南方人物周刊》将上述信息发给张志国时,他回复了另一条来自共同社的消息——“鉴于新冠病毒疫情被评估为‘大流行’,日本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12日强调,对于围绕举办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讨论,‘我想有影响,但总之不可能取消。’”

信息的反复,张志国早已习惯。“最终会怎么样,还得看疫情的控制情况。”张志国是河北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孔杠铃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重器材独家供应商。“今天(12日)日本奥组委还给我们发了邮件,希望我们尽快提供最新的杠铃片外观设计图,也没有提及会不会推迟的问题。”

作为独家供应商,张孔需要为本次奥运会提供包括55套赛前训练和19套比赛使用器材,总价值在六七百万元。这批货物中的一部分已在去年运抵日本,剩余器材原本需要在3月底前完成发货,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3月6日,《南方人物周刊》第一次联系到张志国时,剩余器材的生产已经完成80%,进度卡在最后一个环节——杠铃片上字体和图案的贴印,这部分工作通常需要交由外协公司加工。1月19日春节放假前,他原本的计划是2月1日一上班就紧盯外协抓紧完工,没想到疫情暴发了,复工被不断推迟,外协无法进场,剩下来的活只有一拖再拖。

他记得很清楚,最初关于疫情是否会影响器材供货时间的疑虑,是由日方在2月5日率先提出的。“我们当时的答复是可能会延误,那时怎么也想不到进入3月了,大家还不能完全复工。所以目前的状况是百分之百会延误了。”

同样面临计划延误的还有河北天速地板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天速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官方指定使用地胶供应商。据公开信息,天速是中国唯一一家连续三届奥运会的地胶供应商。

张玉虎的微信朋友圈封面早已换成了东京奥运会的会徽,他在天速担任副总经理,负责生产领域。据他介绍,公司一直跟日本奥组委保持沟通,相比往届奥运会的时间表,目前东京方面尚未反馈下一步的具体信息,所以他们能做的只有陆续进一部分原材料,为奥运测试赛做好备货。“正常情况下,我们五一前就需要把货备齐。可目前发货时间双方还未商定,我们只有按照自己的生产计划,先预备一部分。”

张玉虎能明显感受到各种计划都在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而被打乱,“以往这个时候,无论是地胶还是乒乓球案子,各个国家队都会来订购产品用于训练。如今,这一块工作基本是停滞的。”

和张孔、天速已是第三次供应奥运会不同,石家庄英利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还是第一次成为奥运赛事供应商。按原计划,作为15个新增奖牌项目之一,其支持的3×3篮球将会在东京完成奥运首秀。

在英利奥品牌推广负责人李晓东看来,因为涉及企业的地板准备和运输安排等繁琐工作,一旦奥运会出现重大变动,奥组委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供应商。“就目前接到的官方消息看,还是比较向好的。”

可即便这样,供应商依然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多米诺效应。

以英利奥近期负责供货的奥运相关赛事为例,原本奥运会3×3篮球资格赛将于2020年3月18日至22日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按照赛事安排,届时男女篮将分别有20支球队参与争夺各自组别的三张奥运门票。

据李晓东介绍,1月13日,英利奥就已经将资格赛所需的地板发往印度,但2月底运抵新德里时,当地已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赛事承办方出于谨慎考虑,在货物到港后,延缓了清关手续的办理。结果到了3月初,国际篮联就通知取消该站比赛。”

因为没有当地接收方出具手续,英利奥外贸部只能自行委托代办机构办理清关。但这依然需要繁琐的沟通,“我们也是通过国际篮联的协调,希望赛事承办方能配合我们尽快办理清关,把地板转移到我们当地的仓库。”3月16日,李晓东告诉《南方人物周刊》,这批货物在港滞留超过半个月后,终于得以重启流程。

“目前国际物流费用几乎较疫前上涨了两倍以上,同时由于时间及比赛地点变化,还会带来额外的运输及外贸相关费用,这部分成本都是企业自行承担。”李晓东说。

但相比成本上扬,更让供应商头疼的还是层出不穷的变数。3月初资格赛取消时,英利奥从国际篮联处获知的信息是,印度站将会跟4月的匈牙利站合并。但到了3月12日,在多项赛事相继宣布推迟或取消后,国际篮联突然通过官网宣布,将从次日起暂停所有国际篮联旗下赛事。

这一决定无疑让英利奥再度坠入新一轮的消息等待期。李晓东承认,这是个颇让供应商焦头烂额的局面,“没有办法,基本上全年的赛事计划都被打乱了。”

几乎在英利奥的赛事地板运抵印度同期,张志国和同事们也觉察到国际疫情的急速变化。“相比最初日本方面担忧中国的疫情发展,从那时起,我们反而变得更加关注日本的防疫情况。”

疫情全球蔓延之迅猛,远超过人们的想象。2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表示,当前中国以外地区才是新冠肺炎疫情最令人担心的地方。而根据公开信息,截至当地时间2月27日下午6时,日本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912例,因新冠肺炎死亡累计8人。

张志国能从一些小细节中感受到疫情对日本奥组委相关工作的影响,“最典型的是工作效率的变化。有些事情比较困难,可能等了一周还是没能解决,他们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天天追着你了。”

不过,确保奥运会能顺利进行的努力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动摇。3月16日,张志国告诉《南方人物周刊》,前一天他刚刚收到奥组委的邮件,对之前因外协无法进场导致的停滞局面给出了解决方案,“图案部分将由日方提供,他们寄来后,我们会负责贴到杠铃片上。字体的部分则改由我们公司直接印到杠铃片上。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外协公司了。”按照最新的加工方案,张志国估计到4月中旬,张孔就能完成剩余器材的发货。

能够发货不意味着流程结束,变数依然横生。

张志国表示,目前日方只是敦促他们按时将货物准备完毕,至于具体的发货流程尚未讨论,“就算我们能按时发货,还要看日方能不能顺利接货,并运送到仓库;即便日本能及时控制住疫情,保证顺利开幕,那其他国家呢?各国运动员能不能如期参赛,又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2月中旬,英利奥为奥运会3x3篮球赛准备的地板在画线后装箱,准备发货图/受访者提供

2月中旬,英利奥为奥运会3x3篮球赛准备的地板在画线后装箱,准备发货图/受访者提供

“已做好心理准备”

受疫情导致的不确定困扰的不只这三家企业,据张志国的大致估计,本次东京奥运会相关赛事将使用的各项比赛器材中,约有五到六成来自中国供应商。

要成为奥运会供应商并不容易。以张孔参与竞争的举重杠铃项目为例,参与竞争的还有来自日、美等国的五家世界知名公司。

据张志国介绍,因为东京奥组委只是承办单位,国际举重联合会才是主办单位,所有入围企业最终将由国际举联执委会的全体成员进行表决。票选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企业对国际举联的贡献,同时纳入考量的还有该企业近年来在奥运会等各大赛事中的综合表现(包括产品质量、赛事保障和售后服务等),得分最高的企业当选。

张孔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该项目的器材供应商,但在张志国看来,要拿下东京奥运会,难度大得多。

“12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我们当选算得上是天时地利人和。四年前的里约奥运会,参与竞争的都是南美洲外的企业,所以大家也是同一条起跑线。这次东京奥运会就不一样了,日本是制造业大国,本土知名品牌UESAKA也是国际举联认证的公司,曾一度作为独家供应商服务了六届奥运会。”张志国认为,这正是相比里约中国供应商在东京奥运会中占比下降的原因。

这场竞争既不容易,也不便宜。

据张志国透露,作为本次奥运会举重项目的独家器材供应商,张孔杠铃的赞助金额为110万美元。这个数字是他反复斟酌后的结果,“四年前的里约,我们是100万美元当选的。我就想,这次日本竞争者会有本土优势,所以他们应该不会超过100万,所以我就填了‘110万’,可没想到最后UESAKA竟然填了‘115万’。”

不过,得益于付款条件,张孔最终还是在赞助数额略逊一筹的情况下赢了这场仗。“日方的付款细则提出,115万中的30万会等到奥运结束后半年再支付,就是这句话让他们丢掉了独家供应商的资格。”

时隔一年,如若东京奥运会真的遭遇变数,这笔费用也将成为张孔在奥运项目上的最大损失。“因为我们的赞助费是投给第三方机构国际举联的,按照合约,这部分费用不会被退还。”

除了这笔数额不菲的赞助费,器材供应商们可能还要面临如何处理这批定制奥运器材的问题。“按照合约,这种带有奥运相关logo(标志)的产品是不能用作销售的。像我们这次为东京奥运会准备了六七百万的货,就算不销毁,能把产品上的logo去掉后作为残次品来处理,损失也会很大。”

财务之外,另一个难以量化的重大损失在品牌曝光方面。之前,张孔杠铃的外贸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大洋洲跟非洲,东京奥运会在张孔内部一度被视作打开欧美市场的重要机会。

对于首次参与奥运的英利奥来说,奥运会带来的品牌曝光机会同样是他们之前最为看重的。

在李晓东看来,目前英利奥的外贸规模还不大,背后的原因并非是产品层面的,也受制于品牌积累和地域影响。所以近些年来,英利奥持续在品牌、认证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以期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8年跟国际篮联首次合作后,英利奥得以在2019年替代欧洲品牌,成为国际篮联3×3世界赛事多年期限(2019-2026)的合作伙伴。

“其实不管东京奥运会举办与否,我们能享受到的一些供应商权益都是可以兑现的,比如对奥运会供应商称号、会标等的合理使用;只是论影响力,奥运会在所有体育赛事中处于金字塔顶端,如果没能举办,品牌曝光率肯定会受影响。”

据李晓东介绍,4月相关赛事的地板,他们之前已经全部完成发货;5月的赛事地板也正在筹备中,只是目前看来,暂时无需发货,只用作生产储备;5月后的赛事,暂不储备,等待进一步通知。“奥运会肯定是要考虑疫情发展的,我们也做好心理准备吧。”

不过,英利奥尚未就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准备具体预案,“这肯定属于不可抗力了,而且现在疫情的发展也是一天一个变化,我们也不太好说。只有等到最终定论,再看如何跟奥组委和国际篮联沟通。”毕竟双方的合作才刚刚开始,企业必须着眼长期。

张志国也曾考虑过,如果真的到了大家都不想看到的那一步,要如何降低损失。“之前签订的合同里,确实有对‘不可抗力’的规定,但指的多是地震或海啸,关于如何处理,也只有一句话,大意是双方根据当时的特殊情况另行协商。”不过在他看来,大家都是受害方,谁也没法向任何一方去索要赔偿。

“因为奥运会一般不会推迟举行,只能说是取消,那我们交了这么多钱也没搞成,是不是可以让我们把合约延续到下届巴黎奥运会,或者至少让我们下次竞选时,条件上能有一些倾斜。”不过张志国告诉《南方人物周刊》,这些设想目前还停留在准备阶段,没人愿意最坏的情况发生,“大家都还是比较慎重的,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国际举联的动态。”

2月中旬,英利奥正在筹备2020年韩国釜山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地板的发货。该赛事原本将在3月22日开幕,后因疫情影响,2月25日,国际乒联宣布将赛事暂延至6月底图/受访者提供

2月中旬,英利奥正在筹备2020年韩国釜山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地板的发货。该赛事原本将在3月22日开幕,后因疫情影响,2月25日,国际乒联宣布将赛事暂延至6月底图/受访者提供

期盼疫情后的市场反弹

其实,对厂家来说,奥运会的相关市场只是逐渐坍塌的订单一角。

据李晓东估算,受项目取消或延期影响,英利奥一季度订单较同期起码下降了六成。“订单不饱和的情况下,谈产能恢复情况也没有意义。”

目前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截至3月中旬,张玉虎所在的天速仅有两到三成员工到厂复工,主要是部分要紧订单的相关人员,包括仓储、销售和财务等部门,其他部门按需加班。据他介绍,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天速的订单下滑情况和英利奥趋同。

张玉虎告诉《南方人物周刊》,订单减少的原因包括多方面:原材料供应紧缺、疫情防控政策限制复工人员比例、部分地区物流不畅、施工人员无法外派、销售渠道停滞等等。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链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客户,大家遇到的困境都差不多。

实际上,因为一季度原本就是行业淡季,通常这一阶段企业在产品和原材料上的库存有限。按照年前制定的生产计划,春节复工后的主要任务是为二、三季度的旺季来临作准备,但是这部分工作受疫情影响,进行得并不顺畅。

“我们的一些主要客户,比如学校,大多会选择在暑期进行场馆改造,那么在6月正式招标前,大家都会预先展开一些前期工作。现在前期工作做不了,后面的计划也会跟着滞后。这些天从经销商那里反馈过来的订单信息不太多,后期是什么情况还无法判定。”

联络各地经销商是目前厂家的普遍动作。据李晓东介绍,其营销人员从各地经销商处了解到的信息跟天速类似,“目前疫情的进展也不太明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项目能开启、什么时候能真正恢复秩序。”

李晓东表示,英利奥目前已取消原本三四月会在全国各地举办的的年度新品推介会,九到十站规模的线下展示如今已改为线上发布,“这对于线下交易以及订单成单,肯定是有较大影响的。”

不过,相比在稳步推进复工复产背景下渐有回暖的内贸市场,外贸市场接下来的表现才更让厂商捏把汗。

张志国3月6日向《南方人物周刊》介绍,当时外贸订单受限最直接的原因是部分国家或地区选择全部或部分关闭港口,导致无法发货。“比如有一笔哈萨克斯坦的订单是年前就谈好的,春节后大家就准备签订合同、打款发货了。可是因为疫情,中国跟哈萨克斯坦间的关口关闭,货过不去,对方又需要训练,就只能取消订单了。”近段时间,因为无法发货或者发货后对方无法接收而延迟采购的情况,张孔已遇到数例。

因为公司产品主要面向举重这一单一项目,目前内外交困的状态也让张志国有些无奈,“只能说出现了问题,是你不想接受的结果,但最终你还是得去接受。”

产品单一化带来的风险也是张玉虎当前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原来我们主要做的是专业赛事用地胶,相比普通大众用产品,价位偏高。疫情之后,大众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一定会有提升,所以接下来除了根据市场需求,在畅销产品方面合理备货,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市场爆发期,我们也会着力加强针对大众市场的产品研发,以顺应全民健身的趋势。”

在李晓东眼中,挑战一直存在。平时,企业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上,总能找到克服的办法;可这一次,不可抗力带来的影响更直接也更剧烈,是对企业库存周转、品牌声誉及现金流管控等综合实力的考验。

“现在肯定是我们的一个困难时期,而且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能弥补这么大的订单损失。”因此,在产能不饱和的情况下,目前英利奥的主要精力就转移到了稳定员工队伍、人才培养、流程制度修订及新产品上市等方面。“一切都是为了在疫情结束后,我们能迅速地恢复销售、把握市场。”

疫情后的市场反弹是所有厂家都翘首以盼的,只是在不确定性频现的当下,没人知道所谓的节点或反弹何时到来,又将以什么样的代价到来。

大乱没有 小乱不少 英超至少暂停至4月30日,利物浦的冠军之路少了些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