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眼地网 从太空到地面农作物长势全方位监测

原标题:天眼地网从太空到地面农作物长势全方位监测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通讯员许天颖)在手机程序上轻轻一点,就能看到每一块田地中的小麦苗情,这是南京农业大学近日推出的“江苏稻麦生产智慧服务”小程序,该程序包含了今年2、3月份全省所有县市的小麦苗情数据及管理措施建议,疫情期间,农技人员足不出户,拿出手机轻轻一点,就能获知全省苗情。

天眼地网 从太空到地面农作物长势全方位监测

天眼地网 从太空到地面农作物长势全方位监测

2、3月份江苏全省小麦苗情遥感监测图。南京农业大学供图

据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副院长田永超教授介绍,这款智能小程序是基于团队最新绘制的2、3月份江苏全省小麦苗情遥感监测图,数据来自于架设在田间的“天眼地网”。

田永超告诉记者,所谓的“天眼地网”,就是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田间物联网传感器等遍布于天上和田间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传输、获取数据,对苗情生长状况、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等11个技术指标进行采集上传、汇总分析,最终实时汇集成一张图,用“一张图”为田间生产送上第一手的信息参考。

今年2月,受雨雪天气的影响,江苏省部分小麦产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影响,从南京农业大学绘制的2、3月份两张全省小麦苗情遥感监测图上看,蓝、绿、红三种颜色分别对应标注了不同产地的苗情,根据长势由强到弱,分成一、二、三类苗。从图上看,不同地区苗情差异大,在江苏泗洪县的西部,图标始终是红色,这代表三类苗比例高,长势不佳;而在江苏兴化,图标显示则以蓝、绿为主,预示长势旺盛。

天眼地网 从太空到地面农作物长势全方位监测

兴化市万亩粮食产业园农作管理分区。南京农业大学供图

3月17日,田永超教授一行分别来到了不同长势的小麦生产区域,将现场测试的数据与发布的苗情图进行比对。“现场情况和我们卫星遥感监测的结果是吻合的。也就是说,手握‘一张图’就可以因地制宜地定方案、开处方”。田永超结合现场苗情,给出生产建议,“淮北西部多丘陵、降水少,要补水、补肥,泰州一些地区长势偏旺,可以缓施少施肥料”。

天眼地网 从太空到地面农作物长势全方位监测

团队将现场田间测试的数据与发布的苗情图进行比对。南京农业大学供图

“今年春天的这场疫情助推了我们的技术应用”,田永超告诉记者,南京农业大学智慧麦作技术正通过信息获取的规模化、苗情诊断的精确化、农艺措施实施的智能化,来实现小麦生产全程管理的智慧化,也就是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田间物联网设备共同架设“天眼地网”,实时获取苗情数据,通过精确化、差异化的田间指导方案,实现更为均衡的大面积丰产增效。

天眼地网 从太空到地面农作物长势全方位监测

南京农业大学如皋基地无人机影像图(3月17日)。南京农业大学供图

除了开发“江苏稻麦生产服务”等智能化小程序外,团队还开发了“农田感知与智慧管理”的微信公众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技术面向各级农技推广部门、作物专家、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等推广。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通讯员许天颖

编辑唐峥校对李世辉

相关阅读:
唐仁健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83次常务会议 国际锐评:中国有无瞒报疫情?世卫专家道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