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聚焦一号文两攻坚|市消防救援支队:锻造综合救援本领 全面推进“智慧消防”

原标题:聚焦一号文两攻坚|市消防救援支队:锻造综合救援本领全面推进“智慧消防”

聚焦一号文两攻坚|市消防救援支队:锻造综合救援本领 全面推进“智慧消防”

■市消防救援支队接下来将积极推动全市593个村(社区)全面建成消防微体验点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3月11日,东莞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品质交通与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工作会议召开,研究部署今年市政府“一号文”工作任务。

会议聚焦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提出要大力推动应急救援体系升级,持续抓好消防事故防范。市消防救援支队将立足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能定位,加快转型升级,锻造综合救援本领,全面推进“智慧消防”,打通火灾防控“最后一米”,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打通火灾防控“最后一米”

据统计,2015年至2019年,全市共发生火灾6553起。从场所看,住宅(含宿舍)、工厂、汽车火灾高发,“三小”场所(小作坊、小档口、小娱乐场所)、出租屋、分租式厂房亡人火灾多发。

去年以来,由于大量投产超过15年至20年的工厂企业电气线路步入老化期,工厂企业发生火灾起数上升。其中,电气类火灾是致灾主要因素,尤其是电气线路短路以及电动车、锂电池故障引起的亡人火灾占比高。

“推行老旧居民区消防设施、电气线路改造升级,在‘三小’场所、出租屋基本配备简易喷淋、联网型感烟探测报警器,推广设置电动自行车便民智能充电柜,在工厂企业基本接入电气火灾远程监控系统,是当前遏制火灾事故,尤其是亡人事故发生的必要举措。”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蔡飞介绍,2019年,全市新增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49383个,全市新建电动车库(棚)778个,新建电动车充电设施3254个。

其中,麻涌镇政府将“三小”场所和出租屋消防技防措施纳入《2019年麻涌镇十件民生实事》,2019年投入150余万元为“三小”场所和出租屋逐步安装2000套无线智能火灾监测报警系统,有效覆盖中小场所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实现对火情信息的实时感知与预警,全面提升了高风险场所抗御火灾的能力。

预计今年四季度,全市50%以上的“三小”场所、出租屋配备简易喷淋、联网型感烟探测报警器,送电年限15年以上的10kV及以上大企业基本接入电气火灾远程监控系统。

消防宣传送到群众身边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蔡飞介绍,东莞现有“三小”场所约47万家、出租屋约31万栋。这些区域既是先天火灾隐患的集中区,也是外来务工人员等消防弱势群体的聚居区。

东莞消防部门紧盯城市发展和人口分布特点,探索实践消防科普基地建设新模式,为全市各类群众提供精准的消防体验服务,在“三小”场所、出租屋集中区域推广建设消防宣传微型体验点,为广大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体验场所,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塘贝新村是我市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出租屋、小商铺林立,常住人口超过6000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严重倒挂。设置在这里的消防微体验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有基础性的消防知识宣教,也有真实场景逃生体验设施,每年宣传培训1万余人次。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每月会组织附近“三小”场所、出租屋、居民住宅等重点场所群众,分批到体验点开展演练培训,尤其是对火灾事故责任人,强制性要求其到微体验点接受培训。

目前,全市各村(社区)共建有170余个微体验点,一般由沿街小商铺改造而成,改造建设时间仅需要两周,建设费用仅为3万至5万元,创新了投入小、见效快的建造模式,实现了由“高大上”向“短平快”的转变。“建设微体验点,真正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蔡飞表示,市消防救援支队接下来将积极推动全市593个村(社区)全面建成消防微体验点,全面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全面锻造综合救援本领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形势任务和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职能定位,市消防救援支队不断巩固深化灭火救援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构筑社会化消防安全监管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扁平化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蔡飞介绍,为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全市593个村(社区)开展兼职消防队达标创建工作,进一步强化2953个企业微型消防站的建设,不断提升30支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实力,以全市95个执勤消防站、2121名消防指战员为主力,前移救援关口,实现扁平化指挥、快速反应。依托特勤消防大队布点组建了重型地质灾害救援机动大队、水域救援机动大队等2支专业队,依托东城、厚街、常平、塘厦等8个中心镇街组建了8支救援尖刀队,与2家航空公司、3个民间救援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纳入统一调度指挥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队”为骨干力量、政府专职消防队为重要力量、社会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新型消防救援力量体系。

2019年5月,在粤港澳大湾区水域洪涝灾害跨区域演练上,市消防救援支队与航空公司和民间救援力量共同合作,完成了其中部分演练项目。这既是对新型消防救援力量体系的初步试水,也是对我市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素质的一次检验。

接下来,市消防救援支队将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全面加强理念、责任、方式、力量、装备、机制等建设,着力提升防范风险水平,全面锻造综合救援本领,以建设一流队伍为目标,提升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助力推动我市应急救援体系升级。

记者朱珍珍

相关阅读:
3月18日18时至19日6时 天津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辽宁多措并举稳岗位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