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接收第一批境外来京人员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为做好境外输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尽力保证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3月16日起,启用小汤山医院,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病例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治疗。当晚7点左右,第一批境外来(返)京人员由首都机场转送至小汤山定点医院新建病区,北京积水潭医院医疗队有24名队员和其他市属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战在一线。
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罗飞是第一个进入隔离病区的技师,昨天他和同事一起完成了CT扫描工作。和他一起在病区工作的还有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裴京哲:“我们是第一批白班,16日早上八点到岗到位,放射组负责看片诊断的所有同事都到岗了,一起讨论CT检查结果,确保没有遗漏。”
仅凭放射科医生的肉眼发现诊断肺部微结节,很容易看不全。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小汤山定点医院放射诊断采用了新冠肺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利用AI技术在短时间内对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T影像实现快速准确识别、评估。裴京哲说:“大数据能够弥补人工诊断的不足,敏感性非常高,让诊断医生能够看得清、看得准、看的深,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和准确率。”
裴京哲是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在支援小汤山定点医院之前,她是积水潭医院防控疫情临床工作专家组的成员之一,在影像诊断领域实战经验很丰富。同时,在2003年抗击SARS时,她曾参与SARS病人胸片及胸部CT的影像诊断工作:“和03年相比,小汤山定点医院在北京市专班组的带领下,人员、设备都迅速到位,有了AI助阵,我们对给出的影像诊断更有底气了。”
杜爱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矫形手外科护士,3月16日早上6点多她就到达了病区。虽然白班是5点下班,但是下班后她没有离开,一直帮助夜班的同事们工作。由于是第一天启用,病房有很多协调准备工作,处理医嘱,传递物品,为客人提供生活用品……杜爱很快适应了快速的工作节奏,和小伙伴们一起加班加点,凌晨2点多才下班。“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医院,但是一起工作搭班非常顺利,就像一家人。”
在防控疫情初期,杜爱就报名参加定点医院支援。3月15日接到命令后,她没有告诉年迈的父母,简单收拾了行李就赶到医院集合。杜爱的爱人非常支持她的工作,原本今年他们正在备孕,现在也放弃了这个想法:“等到胜利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小汤山定点医院麻醉专业组由5名医生组成,他们分别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朝阳医院、宣武医院、世纪坛医院和口腔医院,主要承担定点医院的气管插管抢救和转运重症等工作。
气管插管是给氧后打开病人口腔、暴露气道插管,这些平日里麻醉医生熟极而流的平常操作,在新冠肺炎患者身上则如同拆除炸弹般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医生还是会担心,但是在定点医院专班组领导的关怀下,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做到了极致的三级防护,大家心里很踏实。”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陶岩副主任医师说:“我们麻醉专业组的同事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明确了工作职责,理顺工作流程,抢救插管喉镜、正压通气面罩等仪器设备也全部准备好,麻醉专业组已经准备好了,我们随时可以进行抢救。”
此外,北京积水潭医院医疗队还有很多队员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信息组组长鱼锋主任带领团队随时统计、核对、上报信息;检验组的卢山负责对护士取的咽拭子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沈一凡、杨秋菊、高帅、韩硕和杜爱一起上白班,做各种准备工作;设备科的唐文君一直在未开放病区调试设备、准备仪器……还有许许多多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他们全部是来自各市属医院的精兵强将,专业涵盖呼吸、感染、重症、急诊、儿科、中医、检验、放射、药剂等。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医院管理中心统一安排调度,他们第一时间奔赴战场,并肩作战,同心同力,将再次谱写“打胜战,零感染”的新时代“小汤山”奇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