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球市场轮番熔断,中国稳得住吗?

原标题:全球市场轮番熔断,中国稳得住吗?

3月12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显示交易信息。新华社发

3月12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显示交易信息。新华社发

美股6个交易日3次熔断

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酵导致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陡然上升,美股继前一周触发两次熔断,下挫20%以上后,3月16日美股再次开盘即熔断,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度下跌超12%,创198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不只美股,近两周来已有11个国家股市触发熔断。

除股市之外,美国国债、黄金、白银、加密数字货币、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同样大跌,避险资产失去功能,市场流动性极度紧张。

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涵指出,全球已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风险避险资产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从历史经验看,资产表现往往分为两个阶段:初期市场恐慌情绪占据主导,风险资产下跌,资金进入黄金等资产避险;但随着风险资产持续下挫,市场开始出现流动性担忧,避险资产与风险资产齐跌--在上轮金融危机中,2008年3月至11月也出现过金价与美股同跌的走势。

前海开源基金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美股这一次见顶后以极快速度跌入熊市区间,从内因来看,三大股指的估值都处于历史高位,而放水催生的泡沫一旦破裂就是灾难性的大跌;从外因来看,疫情加速扩散加上油价大跌造成外部冲击。

3月12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新华社发

3月12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新华社发

“美股大跌的趋势已经确立,根据历史经验,一般三大股指下跌20%进入到熊市区间,一旦市场还有趋势性下跌,可能还要再跌20%。”杨德龙说。

目前美欧主要股指跌幅均超过30%,全球最大指数公司MSCI(明晟)预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油价暴跌导致全球股市下跌波动率飙升至逾40%,此前全球股市在2001年和2008年跌幅曾超过50%。

在这种背景之下,七国集团(G7)领导人视频会议召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行动。

美联储零利率叠加量宽加重恐慌

回顾美股连续暴跌可见,美联储屡次紧急超预期降息,甚至直接实施量化宽松政策适得其反,加重了投资者的恐慌。

3月15日,美联储将利率下调1个百分点至0%至0.25%,创下自2015年以来的最低基准利率水平,而且美联储还启动了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正式打开量化宽松的“水龙头”。

在杨德龙看来,美股再次熔断,让我们看到一个央行的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被全面击穿后的惨烈场面。

“降息举措大大超出市场预期,这也是时隔12天之后美联储第二次临时大幅降息。”汇丰晋信首席宏观及策略师闵良超称,降息之后,美股市场波动反而加大,投资者一方面担忧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超预期,另一方面担忧后续没有政策空间来应对更差的情况。

摩根士丹利华鑫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鉴于全球央行政策空间基本耗尽,无法令全球经济在陷入衰退后像2008年那样快速反弹,未来可能会迎来一个相对较长周期的衰退。

事实上,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仍来自疫情本身。美联储降息等需求侧的经济刺激政策对于市场预期的修复作用不大,只有尽快将全球健康风险控制住,才能更有效地稳定市场预期。

3月9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3月9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中国能成为全球市场稳定器吗?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A股市场的逐步开放,其表现与全球资本市场也更为密切。海外市场进入危机模式对A股形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若国内流动性能对冲这种冲击,A股低估值和良好的疫情管控将成为资金的避风港。

流动性紧张是首要问题。王涵指出,美股的牛市已长达10年,现在是一个反向运动的过程,最近中国区表现最好,这反映出投资者认为中国是避风港。当前A股流动性紧张主要是外资回撤带来的。如果国内的流动性能对冲这种冲击,就能保证市场的基本稳定。

与此同时,外部风险正在上升。摩根资产管理环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认为,中国疫情发生后,由于防控措施有力,投资者普遍预期中国经济增速将在二季度出现“V型”反转。但是,随着全球疫情恶化以及防控措施升级,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正在上升,经济增速反转的幅度可能受到压制,从而对股票市场造成压力。

不过,在闵良超看来,A股进一步大幅调整空间不大。无论是与历史纵向对比,还是和全球其他市场横向对比,A股当前的估值水平都较低。而国内政策空间远大于海外,有充足的政策储备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变革正在加速到来。”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判断,全球降息潮将提速,中国降准之后的降息可能性、必要性、紧迫性正在上升;随着中美利差扩大,资金流动有利于人民币资产;美国料将继欧洲之后,成为新的全球波动之源。而作为率先控制疫情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器效应将进一步凸显。

责任编辑:杨杰

相关阅读:
中国专家进入意大利重灾区 工作难度超出预期 新冠肺炎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