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美疫苗同时进临床试验阶段,意味着什么?

原标题:中美疫苗同时进临床试验阶段,意味着什么?

人类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最有力武器仍是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有了新进展。据新京报报道,3月16日,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获批启动了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

同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宣布,其下属的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合作研发的新冠病毒实验性疫苗mRNA-1273进行第一阶段临床试验。此次试验招募45位年龄在18-55岁的健康成年人。3月16日和17日分别有4人接种了疫苗。如果证实疫苗安全,之后的研究将确定其效果。

中美疫苗同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是个利好信号——虽然比此前某高校声称的“已研发出新冠病毒疫苗”更“克制”,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意味着在此前基础上已进了一步。

从新冠肺炎出现到现在,严峻的现实和恐慌的程度决定了,人类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最有力武器仍是疫苗,疫苗研发不能半途而废,更不得逢场作戏。

从历史看,人们已经“错失”了一次机会。从2002年12月至2003年7月,SARS席卷中国,彼时SARS疫苗也已经进入临床1期试验,但由于病毒在短期内销声匿迹、所有病人痊愈,导致找不到病人来做后续的临床试验,SARS疫苗的研制半途而废。

由于SARS-CoV与引发现在新冠肺炎的病毒(SARS-CoV-2)有80%的同源性,如果当时的SARS疫苗研发出来了,或许也能助力今天的新冠肺炎疫苗研究,至少为其打下牢固的基础。

如今,中美两国都在快马加鞭地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从时间上看,这是巧合,但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严峻的疫情面前,全球很多国家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发上动了真格,也说明尖端科技在发挥作用和力量。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采用的是重组新冠疫苗,通俗点来说,就是对病毒的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后,再放入细菌体内进行复制和表达。等到有足够量之后,将其提取出来作为抗原,以制备疫苗,这一过程称为重组。这是一种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基因工程重组疫苗技术,比传统的灭活疫苗技术能加快时间。

美国的NIAID和莫德纳公司采用的是信使RNA疫苗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把携带细胞制造抗原蛋白指令的mRNA注入人体,然后被人体的细胞吞噬,细胞内的蛋白质制造工厂便根据指令,产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抗原蛋白,如新冠病毒的S蛋白,后者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以抗御病毒。

由于采用信使RNA技术,可以绕过动物试验阶段,直接进入人体试验,也会节省时间和成本,虽然极为先进,但是相对来说,风险系数也较高。

当然,无论哪种技术,虽然在试验环节和时间上可以加急处理,但是现阶段人体试验是必不可少的缓解。而中国和美国的临床试验都只是临床1期试验,即便证明其安全(临床1期主要是证明疫苗和药物的安全性)接下来还需要进2-3期试验。

无论如何,疫苗是人类唯一能以最小的代价、最安全的方式和最有效的结果战胜新冠肺炎的途径。严峻的疫情提醒我们,无论是哪个国家率先研发出了新冠肺炎疫苗,都应该秉承人类共同体意识,相互支援对方,并在全球共享,以仿制技术或免收专利费生产,才能获得抗击新冠肺炎病毒阻击战的真正胜利。

这也有先例。此前,乙肝病毒曾让中国深受其害,正是因为得到了美国默沙东公司的重组DNA(rDNA)乙肝疫苗的无偿支援,通过免疫接种,中国才慢慢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在不收取中国的任何专利费或利润的支持下,中国利用这一技术研生产了大量疫苗。从1993-2019年的26年间,中国至少有5亿多新生儿以及成年人接种了乙肝疫苗。由此可见,打赢传染病阻击战,国际间的合作必不可少。

如今,中国和美国的新冠肺炎疫苗都已进入临床1期试验,但也并非是短期内就能生产出可用的疫苗,在未来还要进行临床2和3期试验,以检验其效果。即便有效,最快也还得有一年的时间新冠肺炎疫苗才能上市,供人们使用。希望这一天不会遥远,而这也是所有人的愿望。

□张田勘(专栏作者)

相关阅读:
调查显示疫情期间超九成连锁餐饮企业发力外卖产品 广西贵港:货船触礁遇险三人被困 海事部门成功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