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股8天3次熔断,全球央行疯狂撒钱能否救市

原标题:美股8天3次熔断,全球央行疯狂撒钱能否救市

美股8天之内连续三次熔断,显然不是单一的货币政策能够安抚的。

美股8天3次熔断,全球央行疯狂撒钱能否救市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陈白

八天内,代表世界资本市场风向标的美股,第三次熔断。

若干年后当人们书写资本市场的历史时,2020年3月全球市场所经历的起伏动荡,毫无疑问将会是被浓墨重彩记录的至暗时刻。疫情全球蔓延加之沙特打响石油价格战,不断的“黑天鹅”事件直接导致资本市场应声而下,一片哀鸿。

货币作为维系经济体运转的血脉,信贷直接决定着实体经济的生死存亡。由于货币政策的调整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速效,往往是对冲经济风险的第一选择。

也正因此,这一次狙击市场黑天鹅第一线的枪声也来自全球各国央行。美联储二次降息、六大央行协同行动,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发达经济体央行纷纷进入降息通道……

全球央行密集的降息宽松举措,无疑昭示着这样一个信号:自2008年的十二年后,新一轮宽松周期又来了。

资本市场罕见的暴跌展现的是市场预期中的极端不确定性,而这一次的宽松周期能否挽全球经济于狂澜之中也难以评估。

降息、降准、QE一气呵成,前所未见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一个月所经历的惊心动魄并不输于十二年前。

当人们回忆起2008年时,亲历市场动荡的交易员们依然心有余悸。而当时,美联储在最初,刻意表现出对股市的暴跌毫不在意,并一度拒绝拯救雷曼。之后发生的连环冲击,至今余波犹在。

撇开政府是否应当救市场、选哈耶克还是凯恩斯的理念之争,在2008年以后,一个不可否认的趋势是,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的预期管理能力和意识不断增强,行动力也在不断提升。

这一次,应对近期疫情以及石油价格战所造成的全球冲击,自3月初澳洲联储利率决议率先降息25个基点至0.50%创纪录新低之后,全球央行都迅速打开了“工具箱”以求对冲未来不确定性。

美股8天3次熔断,全球央行疯狂撒钱能否救市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3月3日,美联储在非议息会议时间,突然宣布一次性下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1%-1.25%的目标区间,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50个基点至1.1%。这次的非常规降息是今年的首次降息,也是美联储金融危机以来的第四次降息。

此次降息同时还是美联储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七次非常规降息。2000年后,美国先后发生了科技股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对经济产生较大冲击,前三次非常规降息就发生在那时。接下来的三次则发生在金融危机期间。

不到两周时间,当地时间3月15日,美联储将数千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零,同时美联储宣布,推出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

美联储的宽松举措没有换来投资者的信心

即便美联储罕见的非常规降息且不断释放宽松举措,美股的三次熔断显示的则是市场上投资者信心依然未能恢复,恐慌性下跌依然在持续。

在美联储二次降息的同一天,美联储、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等世界六大央行发布协调行动声明称,他们将利用现有货币互换额度为美元这一世界储备货币的供应提供支持。

继此前跟进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后,加拿大央行3月13日再度紧急降息。本已处于负利率环境的日本央行(BOJ)日前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0.1%不变,维持10年期日债收益率目标在0%附近。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下调经济评估,将以灵活方式购买日债。将以灵活方式购买日债。日本央行表示,将采取额外宽松举措,提高ETF年度购买目标,同时将引入新的企业融资操作,并推出新的借贷计划。

尽管欧洲央行并未如市场预期降息,但作为已经是负利率的地区,欧洲央行还是宣布通过扩大量化宽松,使用流动性工具以及灵活银行业监管等措施,为欧元区注入额外流动性。

不只是发达经济体,3月初,马来西亚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以求在该国经济增速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之后,推动经济增长。

相比全球开启的“降息潮”,中国央行继续保持稳健宽松策略。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

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负利率时代,留给全球央行的机会不多了

但不容忽视的是,即使有六大央行协调行动,全球央行亦步亦趋宽松步伐,是否能够真正有效阻击疫情所带来的黑天鹅风险扩散,如今看依旧有待时间检验。

但摆在眼前更为实际的困难是,欧洲、日本早已经进入负利率时代,美国如今也趋近于零利率——相比十二年前,留给全球央行的可选工具显然已经不多了,货币宽松的边际效应事实上已经到来。面对美联储的不断利好释放,市场却连续报之以熔断,这就是边际效应最好证明。

自上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采取了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然而如今回看过去,超级货币宽松政策的“疗效”正在更趋边际化,流动性陷阱开始不断显现。

流动性陷阱是货币政策失灵的一个极端表现,它指的是当一段时间内利率降到很低的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利率变化不再敏感,对降息也不再做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央行往市场中投放多少流动性,也不会引起经济的增长。

做好预期管理可破解流动性陷阱

出现流动性陷阱的原因有不少,但是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对投资前景的预期太差,市场参与者都坚信“现金为王”,而不是用于投资或者消费。

因此,需要进一步提上议程的是如何做好预期管理。预期管理以货币政策可信度为核心,各种预期管理理论的引入,均是通过对货币政策施加各种约束,促进政策的动态一致性,提高公众预期,从而形成精确性。

美联储是市场预期管理的先行者,它通过对政策工具的清晰界定、对政策调整时机所应具备条件的明确解释以及定期举行议息会议并公布会议纪要等,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被市场预见,从而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不过,美股八天之内连续三次熔断,全球市场在几周之内急速动荡,显然不是单一的货币政策能够安抚的。

美联储降息后承受更大的放宽货币政策的压力,对于陷入负利率流动性陷阱的发达国家而言,可能只能通过加大QE来刺激经济,这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央行的疯狂“撒钱”行为。

美股8天3次熔断,全球央行疯狂撒钱能否救市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而试图通过廉价和充裕的流动性来刺激经济,似乎只能令市场陷入进一步的恐慌性暴跌。

因此,当央行们作为前锋力量缓解了黑天鹅事件的第一线冲击之后,需要尽快跟上的是财政政策的接力。

正如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所说,财政政策本应该是最先对危机作出响应的工具,也是最重要的工具。当前财政刺激才是最必要的,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是经济增长前景的主要阻力。

央行的货币政策更多是起到救急之用,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接力,通过变动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促进需求形成,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所以说,恢复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才是治本之策。

□陈白(资深财经媒体人)

编辑:李碧莹校对:陈荻雁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相关阅读: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复工见闻 林郑月娥:港府将向内地、澳门及台湾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出红色外游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