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向着“双胜利”奋进㉕|东莞以文化力量传递战“疫”正能量
■自2月3日第一批178名抗疫工作队员上岗以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已经组织了四批抗疫工作队奔赴虎门、桥头,协助看好“南大门”、守好“桥头堡
参加抗“疫”工作队,奔赴虎门、桥头,协助守好“南大门”“桥头堡”;创作抗“疫”文艺作品,用一部部具有浓郁东莞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精神力量;组织数字文化资源送进千家万户,让市民宅在家中也能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面对疫情,东莞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用上了十八般“文艺”。
东莞一直致力建设“文化名城”,迸发的文化活力、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汇聚起抗击疫情的文化力量,为全市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提供强大助力。
能“文”能“武”
守好“南大门”“桥头堡”
“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鸦片战争博物馆(以下简称“鸦博馆”)59岁老党员杨运宗再过几个月就退休,考虑到年龄偏大,鸦博馆没有安排他第一批到一线战“疫”,可看着一线同事日夜忙碌的身影,杨运宗坐不住了——主动请缨上抗疫一线。他说,老党员更应该为年轻同志做好榜样。
和杨运宗一样,市文化馆创作部副主任龚冠夫也是一名老党员,主动请缨上一线战“疫”。2月5日,是龚冠夫最疼爱的孙子两岁生日,那天刚好轮到他值下午的班,他中午匆匆陪孙子扒了几口饭就出发了。龚冠夫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何况是党员干部。”曾当过兵、有着35年党龄的他,始终坚守前线,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一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的精神,深深感动、激励着身边的同事,就像他们工作日记里写的“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岗位上,总会有党员冲在最前面”,面对飘扬的党旗,他们毫不犹豫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市博物馆第一批上一线的非党员中,王菲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在疫情防控一线,深受感动的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作为市博物馆抗疫工作队中的“最强女汉子”“最美女司机”,无论是在虎门,还是在桥头,她都积极主动担当,总是冲在前面,不怕苦不怕累,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自2月3日第一批178名抗疫工作队员正式上岗以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已经组织了四批抗疫工作队奔赴虎门、桥头,协助看好“南大门”、守好“桥头堡”。
莞艺战“疫”
凝聚抗“疫”正能量
一边坚守一线,一边文艺战“疫”,是不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抗疫工作队队员的真实写照。抗疫过程中,工作队里的文艺工作者不忘发挥所长,以文艺助力抗疫,以歌曲、小品、曲艺、诗歌、舞蹈、书画等各类文艺作品,宣传防护知识、歌颂医护战士,用艺术凝聚起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主任陈映荷便是其中一员。
往年的春节,陈映荷都活跃在粤曲的舞台上。今年春节,面对疫情,走下舞台的她变身“文艺女兵”,奔赴一线助力抗疫。看到社区一线人员没日没夜地辛勤战斗,深受感动的她灵感喷涌而出,短短几天便创作出两首抗疫作品——粤曲《济世扶危写春秋》、粤曲小调《颂唱表丹心》,并将自己倾情演唱的《颂唱表丹心》,投放到桥头田新社区,用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为广大干部群众、社区一线人员鼓舞打气。“用粤曲的形式宣传抗疫知识,歌颂抗疫英雄,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深入人心,鼓舞大家的斗志,凝聚抗疫力量。”陈映荷说。
自疫情发生以来,像《颂唱表丹心》这样具有浓郁东莞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抗疫作品,层出不穷:东坑木鱼歌代表性传承人李仲球,用东坑方言创作《万众一心抗疫情》,为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者加油鼓劲,“隔水隔山唔隔爱,一方有难八方帮”;樟木头镇文广中心创作的客家山歌《万众一心共抗疫》,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客家乡音演唱,使得防疫知识变得简单易记,入脑入心,在音乐声中汲取战“疫”正能量;市文化馆道滘分馆立足本土特色文化,创作新编木鱼歌《战瘟神》传递抗“疫”正能量,“一曲木鱼歌壮志,唱颂道滘好儿郎;一曲木鱼歌壮志,胜利凯歌响四方”。
“再次回到熟悉的厂房,温暖的叮嘱回响耳畔。都说这个春天非同寻常,有你的东莞充满希望。”近日,一首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监制、市委网信办支持、市文化馆策划出品的原创歌曲《回来真好》发布,真切唱出广大务工人员又踏上东莞这片热土的激动心情,唱出人们心中的希望,唱出“复工复产”好声音。
文艺在线
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
受疫情影响,自1月24日起,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文化场馆暂停对外开放。不过,按下“暂停键”的各大文化场馆,公共文化服务并没有“打烊”,依托东莞不断完善提档升级、始终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广大市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丝毫不减,线上逛展览、看演出、学才艺、品书香、听粤曲,各种“涨知识”“提气质”,不亦乐乎。
往年的3月,东莞不少艺术爱好者会做的一件事,便是“抢”市文化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班的学位。今年虽因疫情无法开展正常教学,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没有缺席。3月9日,市文化馆精心策划打造的“云上文化馆”正式“开馆”,“云·走进艺术”接踵而至,于当天开启云端招生教学。原来,为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班能在3月准时开学,市文化馆组织了14门课程的老师进行网课录制,且面向所有艺术爱好者开放。除了“云·走进艺术”外,“云上文化馆”还设有“云·音乐会”“云·东莞非遗”“云·爱心文化馆”等七大栏目,从周一到周日全天候覆盖。
居家不出门,以书为伴、品味书香,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对此,东莞图书馆依托“扫码看书百城共读”活动,在其公众号推出了“防疫不出门好书扫码看”栏目,定期精选一些好书和期刊,推荐给大家。此外,东莞图书馆还申请了“读联体·数字共享阅读服务平台”(目前平台资源量约3000种,存储总量约10TB)小程序,向读者免费推送各类型学习资源。考虑到宅家多日的市民对纸质图书的阅读需求增强,从3月4日起,“邮享阅读——东莞图书馆快递借书服务”恢复运行。
此外,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月初还专门推送了一批博物馆数字资源,《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千年莞邑活力之都制造名城》等陈列展览以及可园全景,尽收眼底;东莞粤剧发展中心推出了“线上粤韵金声”以及线上粤剧身段表演系列培训,足可让大家过戏瘾……
记者赵水平/文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