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疫情期间销售伪劣口罩 杭州余杭检方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原标题:疫情期间销售伪劣口罩杭州余杭检方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正义网杭州3月12日电(记者范跃红通讯员余检)12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对蔡某等2人销售伪劣口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该案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的首例销售伪劣口罩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是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的首例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经调查发现,1月24日至1月31日,蔡某单独或与姚某共同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三无”劣质口罩冒充N95口罩予以高价销售,口罩被销往湖北、广东、浙江、湖南等全国21个省市,用于物资捐赠、药店超市销售、单位保障、民众自用等,其中进入公共流通领域3.7万余个,销售金额共计27万余元。经鉴定,涉案口罩的过滤效率实测值分别为6.5%、20.1%、8.7%,均不符合防护口罩国家相关标准。

2月2日,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依法提前介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蔡某、姚某等人销售伪劣产品案。该院在审查时发现,上述二人不仅涉嫌刑事犯罪(目前已对蔡某以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提起公诉),同时还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该院公益诉讼部门遂于2月11日对该案立案审查,并在正义网发布诉前公告,敦促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认为,蔡某等2人通过互联网将“三无”劣质口罩冒充N95口罩予以销售,被不知情的社会公众购买用于防护,不仅无法起到防御病毒的效果,反而存在传染及被传染的极大可能性,严重危害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同时扰乱了合格口罩的市场经营秩序,侵占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物流资源,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两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二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月11日,公告期满后,没有适格主体提起诉讼。3月12日,该院依法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在全国性的新闻媒体上发布警示公告,召回所销售的口罩;支付所销售的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价款三倍的赔偿金,共计82万余元;在全国性的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据悉,法院已受理,将择日开庭审理。

相关阅读:
北京向首尔、德黑兰、东京、横滨四城市捐赠防疫物资 2020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作品征集延期至4月中旬